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政文化

廉政教育

廉政文化

2017-03-20 蔬菜作嫁妆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客家人历经了“处处为客”“四海为家”的五次大迁移,逐步往江南,再往闽、粤、赣边,然后又往南方各省乃至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迁徙,并最终成为汉民族中一个遍布全球且人文特异的重要群体。“长征”般的迁徙,让客家人由此更加牢记“详情进入>>

2017-03-17 用传统文化滋养人的心灵——访知名学者康震

康震,陕西绥德人,文学博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出版《长安文化与隋唐诗歌》《中国散文通史·隋唐五代卷》、“康震评说唐宋文学家系列”等各类学术专著、普及著作及教材3详情进入>>

2017-03-16 读心识人

选人先要识人。识人是一门学问。识人得首先读懂人心,读懂人心的善恶、读懂人心的舍得、读懂人心的公道、读懂人心的信仰。  中国很早就有了关于如何识人的理论书籍,如《易经》等。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使得古圣先贤们总结了很多读心识人的方法,如战国时的魏详情进入>>

2017-03-09 咬定青山

读郑板桥,一定不会忘记他的那首名为《竹石》的诗,尤其首句“咬定青山不放松”最为传神。一个“咬”字,原本平常,如用在他处,绝对“咬”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而跃然于此,恰如神助,诗之气势倾出,竹之精神高挺。  请看全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详情进入>>

2017-03-06 悠悠家风传古今

悠悠家风传古今——扬州历史上的名门家风  江苏省扬州市作为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建城的2500年里孕育了多个名门世家。无论是从政为官的仕宦世家、崇文重教的学术世家、行医济世的儒医世家,还是挥毫舞墨的书画世家、精音通律的艺文世家详情进入>>

2017-02-23 读书对联趣谈(下)

老一辈革命家中,不少人将读书视为毕生乐趣,留下了许多与读书有关的文字,自然也少不了对联这种体裁,下面就介绍三副老一辈革命家的读书对联。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这是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念书时写下的,是根据明代学者胡居详情进入>>

2017-02-23 读书对联趣谈(上)

对联,由于其内容博大精深,语言精练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因此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从古至今,中国人留下了不少读书对联,笔者从中选取了几副以飨读者,上篇主要介绍古人的读书对联,下篇主要介绍共产党人的读书对联。 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这是北详情进入>>

2017-02-21 最是一年春好处

“嫣红姹紫尽迷人,自古吟哦喜赞春”。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对春情有独钟,他们将春光写入诗篇里,或表达喜悦之情,或感怀身世际遇,或传递相思之情,或抒发家国情怀……春天满含了人们美好的情感和希望,让我们在古诗词中探寻春天的足迹。  春天是充满诗详情进入>>

2017-02-20 情意绵绵 关怀备至——周恩来、邓颖超的两封家书

一心一意地在欢迎你回来  来:  正以你为念,接到泰隆信,知你昨夜睡眠好,不曾受日间多人谈话的影响,悬念着的心,如一释重负,而感到恬适轻松!  真的,自从你入院,我的心身与精神,时时是在不安悬念如重石在压一样。特别是在前一周,焦虑更冲击着我详情进入>>

2017-02-16 说说飞花令

最近《中国诗词大会》热播,中华古典诗词一下子就抓住了人的眼球,其中的“飞花令”更是圈粉无数。今天不如好好来认识认识这个“飞花令”。飞花令其实是行酒令的一种。古人喝酒开宴,会有一些助兴和取乐的游戏,而饮酒行令就是其中备受文人士大夫欢迎的一种。详情进入>>

共 6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