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这是继监察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之后,我国又一部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立法。通过学习,让我进一步增强了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要性认识。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要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国家监察法精神要义,忠于职责,敢于担当,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切实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采取日常学习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战锻炼相结合的方详情进入>>
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体现了总书记心系边境人民群众冷暖和边疆稳定的为民情怀;总书记的回信字数不多,但逻辑性极强,催人奋进,意义深远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脱贫是迈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我们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希望你们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那些希望和嘱托回荡在我的心里,这不详情进入>>
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了一封信,勉励他们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纸短情长,这封回信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对边疆群众的美好祝福,殷殷嘱托,寄予着总书记对佤山的万千情怀。作为一名身处边境的党员干部,我将以此次回信精神为指引,不断强化理论修养,抓好贯彻落实。忠诚践行,守土尽责。习近平总书记详情进入>>
近日,在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俐侎山寨的田间地头和茶余饭后,村民们兴高采烈的热议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八月回信:“咱们边疆干部群众能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我们一定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实现自我振兴,珍惜眼前幸福美好的生活,决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追忆起那一段食不果腹、物资匮乏的艰难岁月,几位白发苍苍的高龄老人潸然泪下,争先忆苦思甜:“那个时期,大家住的是茅草屋,出门走山间小路,农业生产全靠刀耕火种,运输全靠人背马驮,晚上能用煤油灯照明已经是家庭条件较好的人家,天天肚子饿、身上详情进入>>
每当夜晚来临,走在南伞敞亮的街道远眺县城西南,山峦叠嶂,眼前呈现出一条耀眼蜿蜒的“灯龙”,那是隔离防护铁丝网上安装的照明灯所发出的亮光形成的,是党委政府在中缅边境线上铸就的疫情防控安全线、生命线。详情进入>>
16日傍晚,在边境线防疫卡点,刚换岗下来的镇康县纪检监察干部和民兵们围坐在一起,干部李文元一脸严肃认真的看着手机,一字一句读着《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发表的冯志礼署名文章《聚焦主责主业 把伟大好找转化为实际行动》,大家专心的听着。详情进入>>
2021年3月,因工作需要,我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详情进入>>
诗经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详情进入>>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是我们党推动思想教育一以贯之的重要举措,是党中央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它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其根本目详情进入>>
大学快毕业那年,父亲问我,毕业了对人生有什么规划,当时一脸稚嫩的我说“我要回家,回双江,回我热爱的地方。”当时我报考公务员时,从来不看除了双江以外的地方,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在家乡考上了公务员。当时岗前培训时,看到新录用的公务员上台发言,我内心澎湃,默默对自己说“以后无论什么岗位,什么工作,都要奉献自己的所有热情。”参加工作以后,我怀着满腔热忱,服从安排,把自己所有的热情用在工作上。当华夏大地轰轰烈烈展开脱贫攻坚工作时,我成了驻村脱贫攻坚工作队一员。驻村的日子有酸甜苦辣,但过得充实有意义,一心一详情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