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广角 >> 清风文苑

廉政广角

清风文苑

2021-10-25 【清风文苑】屋前的核桃树

我上高二那年,父亲在屋前种了一棵核桃树。刚种下时,它还没有一米高,不知不觉间,它已经高过我家楼房了。详情进入>>

2021-10-25 【清风文苑】​奶奶的节气歌

我的奶奶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因为生在旧社会,奶奶没有上过一天学堂,但是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奶奶,从来没有把二十四节气日期记错过。在农村,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过后,一年的农业生产也就随着二十四节气而展开,小时候奶奶教给我的二十四节气歌还常在心头。长大了我走进学校,学了二十四节气歌,才知道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衣食农事,依气候而作,随岁月流转,它是大自然说给我们听的语言,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倾听。二十四节气蕴藏着中国人洞察天地的智慧,蕴含着生存智慧与生活详情进入>>

2021-10-21 【清风文苑】找回童趣时光

假期,回了趟老家,带着孩子们到了我小时候常去的河滩上玩耍,看着孩子们玩得欢,仿佛我也回到那个欢乐的童年时光。详情进入>>

2021-10-19 【清风文苑】葫芦通天的幸福小镇

“富饶的西南边疆,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山清水秀哟,野花遍地香;哎……佤山美如画,啊……佤山我爱你。”这是一首佤山人都会唱的民歌,看似简单的话语,却编织出了一幅秀美的图画。青山、翠竹、明月、云雾、崖画、溶洞、珍禽、异兽、水酒、烂饭都是这美丽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十八大的春风,又为阿佤山带来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佤山幸福工程勐董葫芦小镇。步入葫芦小镇的第一刻起,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是壮丽、秀美、神奇。这样说并不算夸张,因为当你见到门口那壮丽的佤文化碑柱,你也会惊叹。那写满佤文的佤历柱,向你诉说佤族悠详情进入>>

2021-10-19 【清风文苑】我的家训——百善孝为先

儿时父母时常教育我们“身为人子,做人做事要以孝顺为先”,也是在那个时候,在我的心里留下了烙印。详情进入>>

2021-10-15 【纪检人.手记】我心中的纪检监察干部

时光荏苒,调到县纪委监委工作已半年有余,我为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感到光荣和骄傲。说起我身边的纪检监察干部,他们就是我心中的纪检监察干部,是一群实实在在的人,用激情浇筑纪检事业,用赤心书写铁军忠诚,也是一群襟怀坦荡的人,摆脱世俗干扰,守护人间正道。我心中的纪检监察干部,是一群无私无畏的人。只有胸怀坦荡才能公正无私,只有无私才能无畏。这群人深知作为守护底线的人,自己的底线更需坚守,要以自身的干净增强履职尽责的底气。他们面对物质诱惑不心动、不手痒,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摆正自己的位置,管得好自己的生活圈、详情进入>>

2021-10-15 【清风文苑】乡愁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都学过那首唐诗—《静夜思》,那时候的我们懵懂无知,还不能体会到这首诗的含义,更不用说去领会作者李白的心境了。详情进入>>

2021-10-13 【清风文苑】假日游山

携亲邀友沿径游山蜿蜒窄道不辨去返绿荫溪流星点繁花登高望远闲趣笑谈忽虑前路一筹莫展无心再赏风起云散家人笑劝前路莫愁行至终处自有归路抬眼望山追风卷云迈步浅探郁郁丛荫渺渺山亭立于顽石径边花草生生不息秋风拂过,树影飘摇扬散思绪,轻拭烦恼闭眼轻叹 得安闲时且安闲(许李)详情进入>>

2021-10-13 【清风文苑】滇军中第一位抗日捐躯的少将旅长

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滇军中涌现了无数个仁人志士,他们用铁血之躯顽强阻挡着日寇的进攻,不惜慷慨赴死,陈钟书就是无数英烈中的一位。他也是滇军中第一位抗日捐躯的少将旅长。1892年的陈钟书因家境贫困,只读过四年私塾,11岁时便做长工。17岁时,为给家中偿还债务而去当兵,后任班长。别看陈钟书年纪小,但是性格沉毅,有胆略,爱学习,办事果断,以英勇著称。1923年10月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在龙云部下任近卫团副营长,因1927年在六一四政变中奋勇作战,被龙云授予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九十八师三旅六团少详情进入>>

2021-10-13 【纪检人·手记】 不负青春 不辱使命

峥嵘岁月72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挺进的步伐从未停歇,值此建国72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迎来了一个新时代、新开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时代的大潮滚滚向前,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工作者,从志愿者到工程建设者,各行各业都涌现了一批批年轻的面孔,扎根在一线,成为了最可爱的人。”80后、90后乃至00后开始成为现代详情进入>>

共 8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