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怎么样?有没有办事拖着办、慢慢办甚至不办事的情况?”日前,临沧市镇康县纪委监委营商环境监督检查组到政务服务管理局大厅窗口服务单位开展监督检查。详情进入>>
“活动让学生们感受了跟课堂上不一样的氛围,更容易让学生们入脑入心,形成学校教育孩子、孩子影响家庭、家庭促进社风的良性互动。”永德县纪委县监委组织开展的“小手牵大手、廉雨沐家园”巡回宣演活动通过宣讲和文艺演出的方式,用学生的“小手”牵牢家长的“大手”,增强全县中小学生和家长的法治意识、廉洁意识、监督意识,形成家校互动,共创廉洁的良好氛围。近年来,永德县积极探索家校携手、部门联动的“清廉学校”建设模式,各级各类学校持续通过形式多样的家校共建活动,打造开放性清廉教育课堂,把廉洁教育与师德师风学风校风家详情进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两袖清风这个成语故事吗?明朝时期,巡抚于谦每次进京,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说他,你虽然不献金银财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土特产,比如线香、蘑菇、手帕等东西,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我也带了东西,我带了两袖清风。两袖清风这个成语从此便流传了下来。”课间休息时,临翔区南屏小学的红领巾广播站一如往常播报起来,不一样的是同学们听到是廉洁小故事。近日,临翔区南屏小学红领巾广播站推出清廉之声栏目,把廉洁诗词、清廉故事、好家风好家训等在广播站定期播放,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详情进入>>
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如何管好这一块“蛋糕”,让资金更加阳光规范,真正惠及群众,成为了凤庆县纪检监察机关重点关注的问题。立足关注点,凤庆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作为,通过县乡村三级合力,精准高效做好村集体经济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村民利益不受损、集体资产不流失、干部用权不走样,为村集体的“家底”上一把“安心锁”,赋能乡村振兴。为确保村集体经济向阳而生、集体受益,该县以县乡(镇)纪委为指导主体,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前哨”作用,通过全程监督、跟进监督、靶向监督,详情进入>>
近期,双江县纪委监委结合“清廉村居”建设,在勐勐镇忙乐村开展以“廉韵润村居 清风扬家风”活动。院落里,纪检监察干部与妇女群众以座谈交流的方式话家风,大家畅所欲言,从传统文化到生产生活,从育人修身到孝敬老人,再到经典家风故事,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忙乐村忙乐四组群众李进谈到:“我家的家风家训是像小蜜蜂一样,做一名朴实勤劳的布朗人家,生活上相互帮助、生产中发展好甘蔗产业,团团结结的。”活动的开展旨在让群众认识到,好家风才会有好村风,好村风才会有好生活。活动中,纪委监察干部还向群众发放了家庭助廉倡议详情进入>>
“我家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没有违规大操大办宴席,组干部给我们积了分,我家的积分可以兑换一个烧水壶了……”沧源自治县岩帅镇公曼村永得省自然村在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深化基层治理中实行的积分兑换制度大大激发了群众参与清廉村居建设的积极性,村民肖依惹领到兑换的礼品后表示,将继续积极参与村组各项活动。据悉,为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与清廉村居建设积极性,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以沧源建设“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县”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实行乡风文明积分制,将移风易俗、孝廉创建等同步纳入乡村治理积分详情进入>>
“听了这堂课,我收获满满,除了有常规的党纪党规知识学习,还穿插了许多真实的案例,让我挺震撼的。另外,我要点赞‘佤山清风’微信公众号,有那么多生动的廉洁故事、动画和短视频,看了以后感觉特别受触动。”日前,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深入糯良乡贺岭村开展廉洁“微课堂”下基层活动,贺岭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李秋英在听完课后表示深受教育。近段时间,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充分运用“微课堂、微提醒、微视频”等廉洁“微元素”,不断丰富全县党员干部参与“清廉沧源”建设的方式和路径,全方位、多维度推进“浸润式”清廉沧源建设,让清详情进入>>
“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就像‘及时雨’,让我们这个沉寂多年的小山村开启了乡村旅游之路,村民收入也多了”。近日,镇康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示范点南伞镇刺树丫口自然村走访时,村支部书记动情地说。详情进入>>
佤族特色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地矗立在山坡上,清爽精致的农家房屋墙壁上绘制着清廉文化内容,道路两旁绿化带中设置通俗易懂的佤汉双语版佤族俗语、廉洁谚语……沧源县勐董镇永和社区国门新村打造步步有廉景、处处有廉意的文化阵地,使党员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洁教育。“自‘清廉村居’建设以来,我们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肖艾伞开心地说,廉政文化墙、清廉故事随处可见,村貌焕然一新,村委会办事公道,村干部想着发展,老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有盼头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基层治理效能,打造政通人和、风清详情进入>>
“村上基本情况如何?去年群众收入怎么样?有些什么产业?……”“全村共10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2021年人均收入13150元,主要产业是甘蔗……”在耿马自治县耿马镇复兴村,监督检查组正通过与驻村工作队员座谈了解该村整体情况。前不久,该县在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部分乡村干部不熟悉政策,驻村队员不熟悉村情民情”等问题。近日,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派出3个监督检查组,分别深入该县9个乡镇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开展监督检查详情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