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纵深推进清廉云南建设临沧实践
镇康:精准监督 助力群众走上“羊”光道
发布日期:2025-11-21 11:10:29    信息来源:镇康

“2025年已经卖了20多只羊,收入2万多元,剩下的40多只年底出栏,估计还能赚6万!”傍晚时分,镇康县军赛民族乡南榨村村民鲁国昌夫妇驱赶着94只“云岭”山羊归圈,望着膘肥体壮的羊群,脸上满是笑意。如今在军赛民族乡,近70户养殖户靠着5000多头“云岭”山羊踏上致富路,这背后离不开县纪委监委精准监督的支撑赋能。

近年来,镇康县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将“云岭”山羊养殖作为乡村振兴重点产业。与此同时,县纪委监委紧扣“产业兴旺”核心,把监督融入山羊产业发展全链条,通过“室组地”联动机制,下沉一线开展常态化监督,有效推动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

针对早期部分养殖户“怕养不好、卖不掉”的顾虑,县纪委监委紧盯“党建引领+群众参与”模式落实情况,督促军赛民族乡党委发挥党员示范作用,组织乡镇纪委全程跟踪党员养殖户带头试养、技术培训、市场对接等环节。在监督推动下,乡农业服务中心定期开展疫病防控、科学饲养培训,党员养殖户罗新其户率先实现羊群成活率95%以上,带动5户村民加入,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养殖合力。

为破解粗放养殖导致的品质不均问题,县纪委监委聚焦“舍饲+放牧”生态养殖模式推广,联合乡纪委通过实地核查、随机走访等方式,监督检查牧草管护、精料供应等关键环节,推动建立“白天放牧、夜间补饲”的标准化流程。“我们的山羊吃百草、喝山泉,收购价比普通山羊高20%!”鲁国昌的自豪,正是监督推动品质提升的生动写照。

在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延伸环节,县纪委监委提前介入、靠前监督,督促相关部门加快“云岭山羊”地理标志品牌申报,推动深加工项目落地。同时,县纪委监委紧盯资金使用、政策兑现等重点,开展产业补贴专项督查,确保每一笔惠民资金精准落地。

如今,小小山羊,正成为群众增收的“金钥匙”,镇康县规模化养殖覆盖率达6%,带动了150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26000元。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化产业监督,推动养殖业与乡村旅游、电商销售深度融合,以精准监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畜”动力。(余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