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谈话非常及时,对我触动很大,今后一定认真严把纪律关,加强干部队伍的管理。”近日,耿马自治县财政局主要负责人沈某在接受该县纪委监委提醒谈话时表示。
原来,该县财政局作为2个抵边卡点的包段单位,对包段内民兵值守情况检查、管理、指导和监督不到位,落实抵边一线卡点值守要求不严,履行部门包段守边工作职责不到位,主要领导未压实包段守边责任,带班领导落实值班值守责任不力。经该县纪委监委讨论研究,决定该对县财政局主要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
精准运用“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介入、早纠正,是该县纪委监委聚焦常态化要求,做细做实日常监督,抓早抓小“治未病”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将精准运用“第一种形态”贯穿到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教育工作中,通过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方式,对党员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帮助党员干部检身正己、校准偏差,防止“小病”变“顽疾”。
“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把握并深入运用‘第一种形态’的能力,把功夫下在第一道关口上,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避免小错铸成大祸。”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审查调查、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坚持严管厚爱,抓早抓小“治未病”,通过及时提醒教育,帮助干部认清问题、纠正错误,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指明工作方向,跟踪督导。
该县纪委监委还通过对民生领域、工程领域等重要岗位、重点领域开展警示教育、上廉政党课、廉洁家访等,在重要时间节点利用“清风耿马”微信公众号、耿马自治县纪委监委网站、手机短信等媒体平台发送廉政提醒、推送廉政故事、廉政小视频等纪律教育内容,常态化为党员干部敲警钟、明底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时刻紧绷纪律弦。
据悉,2021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141人,占“四种形态”的63.8%。
“我们将始终坚持挺纪在前,精准运用、善于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让党员干部既体会到纪法的约束和刚性、又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和厚爱,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第一道防线。”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奎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