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广角

廉政广角

廉政广角

2020-08-12 【观点评论】好人新义

俗话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道出了人言可畏的道理。每个人本来就有着社会属性,或多或少都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正所谓的“口碑”“名声”。有什么样的“口碑”、有什么样“名声”,通常来说,最直观的就是有着“好人”与“坏人”之分。详情进入>>

2020-08-12 【纪检人·镜头】行走在脱贫攻坚路上的纪检人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耿马自治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扛牢脱贫攻坚监督的政治责任,围绕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这个目标,牢牢紧扣“四不摘”“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采取日常检查及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一线开展脱贫攻坚监督检查,以作风攻坚推动脱贫攻坚,确保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孟定镇得龙村入户抽查,对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帮扶措施的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纪检监察干部查看芒洪民族乡脱贫攻坚痕迹档案。纪检监察干部对县扶贫办详情进入>>

2020-08-11 【纪检人·镜头】永德:花中四君子

梅花,兰花,竹子,菊花。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梅,傲而不俗。它清丽详情进入>>

2020-08-10 【清风文苑】父母的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在哪里?于父母,诗和远方就是孩子的未来。往年,常听到这家那家孩子高考多少分,被何学校录取之类的话语,也曾为填报孩子志愿操白了头的父母们不可思议。今年,终于轮到自己。真正感受了“孩子的毕业季,父母日子分外长”,尤其是作为学艺术专业孩子的父母,更是感受颇深。一次次冲刺,一次次等待,一次次期盼,两颗心时而提起,时而放下,紧紧地跟孩子的心揪在一起。通向成功的路没有哪一条是平坦、一帆风顺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任何理想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付出与收获详情进入>>

2020-08-10 【观点评论】铁肩担道义,要监督更要多维度激励关怀

随着国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工作不断稳中求进,“生逢盛世,人生至幸在于能担千钧之责”的纪检监察干部在不断的适应新形势下的任务和要求。“思想过硬、政治过硬、能力过硬”的要求切实体现在依规依法依纪履职之上,切实体现在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双重职责落实之上。但是,随着高压反腐的不断推进,基层一线纪检监察干部的承担的责任和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现行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只对纪检监察干部做什么和要怎么做进行了规定,而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关怀关爱还略显单薄。所谓“严管”和“厚爱”必须相辅相成,对基层纪检干部,要监详情进入>>

2020-08-10 【观点评论】着力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大力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站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第一线,结合中央、省、市纪委监委关于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部署要求,围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省委巡视反馈意见、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审计反馈、民主监督、大走访大排查等反馈、指出、发现的问题,持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强对各级各部门履行脱贫攻坚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从严整治扶贫领域形式详情进入>>

2020-08-10 【纪检人·手记】以“安专迷”破“散庸懒”

【纪检人.手记】以“安专迷”破“散庸懒”详情进入>>

2020-08-10 【纪检人·手记】纪检监察工作“不简单”

“小李,现在你是在哪个单位上班啊?”“你们单位好啊,感觉很威风、业务量又少,应该就是专门检查、监督人家并给人家通报之类的吧!”“小李,你怎么想起要调去县纪委?那是爱得罪人的单位啊,工作很难开展吧?”这是我调到县纪委县监委工作以来经常听到的问话。的确,以前在乡镇工作时兼任乡纪委副书记,由于本职岗位业务量大、涉及面广,因此很少参与纪检监察工作,接触最多就是参加每年两次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会及村级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所以原来的我以为,纪检监察工作“很简单”。而到了县纪委工作后,让对纪检监察工作有了详情进入>>

2020-08-10 【清风文苑】乡 愁

小时候,总想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多彩的世界,长大后,却常回梦里家乡,乡愁成了最温情的守候。乡愁,是儿时,清晨院落的鸡鸣狗跳,是和伙伴晚归的兴奋,却又担心母亲责备的忐忑;乡愁,是傍晚炊烟袅袅的厨房,是母亲用仅有的食材,做出世上最好的美味;乡愁,是院里爬满豆角的竹篱,是夕阳下,村头母亲盼归的焦急目光;乡愁,是冬日冻得通红的双手和脸颊,是儿时一年企盼穿一次新衣的憧景和喜悦;乡愁,是低矮教室里的朗朗书声,是从没读过书的母亲,接到孩子通知书时的转身掩泪……当昔日的土墙青瓦,换上新装,当记忆的泥详情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