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勤廉风采】教育扶贫点亮贫困群众的希望——记临沧市纪委教育扶贫路
发布日期:2018-09-14 07:30:00    信息来源:临沧市纪委监委

 

 

鲁太所紧紧握住帮扶干部的手

“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市纪委,在你们的帮助下我的孩子顺利考取了大学,我们一定竭尽全力供孩子读完大学,并教育孩子要知党恩感党恩,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党的关怀!”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菖蒲塘村鲁太所紧紧握住帮扶干部的手激动地说。

 

教育扶贫团队

2015年,临沧市纪委挂钩永德县乌木龙乡菖蒲塘村、扎摸村以来,本着“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的工作思路,市纪委市监委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不仅在经济、项目、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贫困群众帮扶,更注重让贫困群众的孩子们受到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阻断贫困在代际间传递。

 

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基础设施滞后是教育扶贫的一大瓶颈,市纪委深入挂钩村调研30余次,在广泛听取乡村干部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整合资金840万元,完成扎摸完小整体搬迁,为学校改善教室、校舍、洗浴、食堂、绿化、亮化等校园硬件设施20余项,捐赠图书、文具、桌椅等合计40余万元。

 

引导形成乡风民俗

每年的教师节,都如期开展“尊师重教,崇德尚学”座谈表彰活动,为在教育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家庭颁发“重教人家”“优秀教师”“先进集体”匾牌证书及奖金,引导当地干部群众尊敬教师、尊重知识、重视教育,逐步形成“尊师重教,崇德尚学”的乡风民俗。三年的教育扶贫路上,共颁发“重教人家”匾牌和奖金103户,奖金40740元。

 

协调教育资源倾斜

积极协调省、市、县级教育项目资金,形成教育帮扶合力,推动两个挂钩村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共争取教育改薄项目2个资金20万元。分别建成购置改善扎模村完小仪器设备、绿化美化和太阳能热水器;菖蒲塘天威苗圃希望小学太阳能热水器等校园设备。同进协调市级各职业学校在招生上对乌木龙彝族乡给予支持,三年来共招生317名。

 

推动当地党委政府重视

督促乡政府严格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协助乡村两级对缀学学生及家长进行宣传教育,劝返缀学学生回校,抓好控辍保学工作。

 

教育扶贫路上的爱心

通过三年的教育帮扶,乌木龙彝族乡“尊师重教,崇德尚学”已蔚然成风,“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三年来,乌木龙彝族乡共考取考起一本54人,二本64人,专科67人,普通高中180人,职业学校317人,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积累了人才资源,逐渐实现从源头斩断“穷根”,引领村民走上文化脱贫之路。(周建伟  骆青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