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底,中共地下党员李培伦率领王维仁等在沧源开展革命活动时,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面对群众送来的东西,李培仁说,‘要你们的东西我就不是共产党了’……”在沧源县乡科级干部进修班中,李培伦、肖哥长等革命先烈的红廉事迹被纳入课程内容,通过将红色文化的“魂”与廉洁文化的“形”有机结合,既传承了红色基因,又培育了崇廉风尚。
像这样的“红廉”教学课程已经在沧源县委党校多个主体班次开设,今年累计培训学员860余人次,革命精神激励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奋发前行。
近年来,沧源县纪委监委联合组织、宣传、党校等部门结合本地实际,串联整合全县各级各类宣传思想和文化教育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佤山抗日和班洪抗英等红色革命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各类文化中汲取干事创业的智慧和团结进步的奋进力量。
沧源县纪委监委注重挖掘、整理、传承佤山红色资源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廉洁因子,依托各类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积极开展革命传统和廉政勤政教育,把“红廉”文化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
该县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将党性教育、作风建设贯穿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班中,开设现场教学课程,组织参训学员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佤山革命历史档案展等阵地参观;系统化安排课堂教学,讲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酒驾醉驾警示案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组织观看《反腐为了人民》电视专题片等,让党员干部在参观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廉政教育中锤炼过硬党性。
廉洁文化不仅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更需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形成全社会崇廉尚俭的良好风尚。
为提高廉洁文化渗透力,该县不仅将全民阅读活动与廉洁文化深度绑定,还在本土杂志《佤山文化》开设廉洁文化专栏,面向社会大众征集文学、书法、美术、摄影等本土廉洁文化作品,调动全民对廉洁文化的参与热情和价值认同,让廉洁从“党员干部的责任”变为“全民的自觉追求”。
此外,该县还将廉洁文化与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主题活动相结合,在春节、七夕等节日期间,依托“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活动,编排表演移风易俗小品《岩块提亲》,组织“陈规陋习消消乐”活动,开展“好家风”故事分享会等,让群众在参与活动中自然领悟廉洁内涵、增强文明意识,实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清风劲吹,廉雨润物。廉洁新风不仅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更通过文化浸润与价值传递,不断吹进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共同营造“以廉为美、以俭为荣”的社会新风尚。(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