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会兰,临沧市永德县德党镇户乃社区大地自然村村民。
夏日清晨,微风拂面,我骑着三轮车轻快地行驶在村里新修的水泥路上。这要是搁去年,我这车轮早该在泥坑里打转了。可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送孩子上学的摩托车、赶集的三轮车“嗖嗖”掠过,带起的风都透着利落。
这事得从前不久说起。那时,村口这条路还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晴天扬灰、雨天和泥,每次骑车路过,心里总犯怵,生怕路滑得连人带车摔倒在地。村里人总叹气,“啥时候能有条不沾泥的路。”
好不容易盼来了修路的消息,却迟迟不见开工。
原来,村里希望借着修缮的机会把道路拓宽修直。这样一来,难免要占些田边地角。“凭什么占我家的地,这路又不是我们家单独。”这话像颗石子投进了池塘,激起了一圈圈涟漪。很快,村民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人抱怨,有人附和,也有人沉默不语。
我心里也打起了鼓,既盼着路能修好,又舍不得拐角处那几分薄田,纠结不已。
没几天,隔壁传来杨春的声音。他是村里的民情信息员,专门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并向上反馈。这几天总见他东家进西家出的,莫不是为这事儿来的?果不其然,他从邻居家出来就进了我家院子。
“大姐,你家的田刚好就在拐角,修路得动点边边角角。”杨春开门见山。
“我倒也不是不通情理,只不过怕一碗水端不平,让我们老实人吃了亏。”
“大姐,你放心,瞧这本子。”他翻开笔记本,纸页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图,旁边标注着一些数字,还有密密麻麻的文字。“这些都是群众反映的问题,你看有担心占地不公平的、有担心修路过程中偷工减料的、还有担心修路资金不公开不透明的……我都一一做好记录并向居务监督委员会反映过,你放心,整个过程都有人监督,有专业人员合理规划,占多占少都得按规矩来。”
听了他这番话,我注意到近期镇纪委和居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确实频繁到村里走访督查,这下心里踏实多了。
自那之后,路总算动工了。机械声轰鸣,路面铺得飞快,眼瞅着就要到田坝了,却在离田埂百来米的地方戛然而止。我蹲在地头瞅着那截断路,心里又犯起了愁,“村里大多数人家的田都在这,要是路能伸到田埂边,收庄稼时车能直接开到田边,不用肩扛背驮,该多好。”
我揣着忐忑找到杨春,“你不说我也知道,这段路本来不在计划修建范围,但提的人也多,我会把大伙的意见向村里说一说,帮大伙争取争取。”杨春边说边将我的问题记在了本子上。
几天后,机械声又轰轰地响了起来。这回路不仅修直了、扩宽了,还往田坝延伸了100多米,正好到我家另一块田边。种庄稼那天,我开着三轮车把种子、化肥等农资物品直接拉到田头,省了不少力。心想,“这路真是修到咱心窝子里了。”(李建欢 杨志国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