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广角 >> 清风文苑
【纪检人•手记】早行人
发布日期:2022-02-17 15:27:04    信息来源:永德

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不等待、不停留、不观望,雷厉风行、迅速行动,只争朝夕、奋勇争先。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

而我对早行人的最美好印象始于童年上学的那些岁月之晨。

我的故乡是在滇西边远小村庄,上小学时值上世纪80年代。小时候上学,要走大约四五公里的小路,中间穿过一条小河,爬上一个陡坡,才到达我们立在小山顶上的学校。那时候,我和姐姐每天天没亮就起床,经常踏着月色去上学,如果是月初,没有月亮照路时,母亲就会送我们一程。在我的上学路上,我认识了许多早行人,他们是从澜沧江北岸走来的“背货人”,永远和我相向而遇。在那贫穷的年代,市场经济不发达,交通也不便利,“背货人”将家中的土产、山货用竹篓背着,第一天从江北岸的家出发,晚上能到达江南面我们学校周围的村庄借宿一夜,第二天又走近十里的山路在天亮前赶到县城售卖。印象最深的“背货人”是一位老大妈,她矮小的身子被竹篓压得几乎变形了,穿着很破旧但很干净,她沉重的竹篓里总是有橄榄、芭蕉、松子和自制的木香粉,我们姐妹和她买橄榄时,她总是微笑着多给我们抓上一把。后来我们知道,这位“卖香面大妈”靠着自己背货的微薄收入,供出了家中的三个大学生,我更加敬重这些早行的“背货人”,他们勤劳和善良的品质注定让人一辈子都不能忘怀。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是《增广贤文 上集》中的警世之言,是劝说人们别以为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也是说人要未雨绸缪,而不是临渴而掘井,凡事要早做准备,避免临时手忙脚乱,做事达不到预期目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拦路虎”,在问题面前,我们应该发扬早行人精神,迎难而上,排难而进,做到“把工作交给自己,把自己交给组织”,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职责我担当、我的工作请放心”。唯有干事不怕事、遇难不怕难、迎难敢担当,把第一时间为群众解决问题当成工作的“必须”,变“尽力而为”为“全力以赴”,由“马上就办”到“办就办好”,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果遇事拖拖拉拉,“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长此以往,万事纠缠,恶性循环,导致干事情手忙脚乱,事与愿违。

其实,我和“背货人”都是山里的早行人,都在为生活早行,为命运早行,为心底的希望早行。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做一个早行人。(张进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