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临沧,瓜果挂满枝头,茶园碧绿,空气中流溢着各种花的芳香,一条条进村入户硬板路在青山绿水间若隐若现,一座座美丽的村庄生机勃勃,青山、农田和村庄勾勒出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生态画卷,呈现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生活好、边疆稳的喜人景象。临沧人民在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为创造更幸福的生活而奋斗着。
在这美好的八月,临沧迎来了载入历史的幸福时刻,临沧的党员干部群众收到了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说:“希望你们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纸短情长,字字暖心。一字一句读着总书记的回信,心里洋溢着一种难言的幸福,好像把心灵深处的感动全唤醒了。
作家林清玄说:“有时幸福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有时幸福来自于看到萝卜田里留下来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有时幸福来自于家里的大狗突然生出一窝颜色都不一样的、毛绒绒的小狗。”
我知道,我此刻的幸福,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给予的温暖,这温暖,轻轻的、柔柔的,在我的心域泛起春天般明媚、柔和的气息,并化作一股力量,进一步坚定了自己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和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决心。
我懂得,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对临沧发展的重大意义。这回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挂念,是对边疆人民一跃跨千年的真情赞许,是对佤山稳边固防的诚挚问候,是对临沧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加油鼓劲,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引领人民群众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殷切希望,是对我们早日过上美好生活的无限期许。它给临沧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政治动力、思想动力和精神动力,让每一名临沧干部群众温暖着幸福着,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我更深知,这回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写给临沧每一名党员干部群众的,我们都是收信人,更是继写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做好继写者?我陷入了沉思。
想起已过世的外公。记得外公在世时,回去看外公,我们经常一起坐在火塘旁,用山泉煮茶,在不同的季节用碳火烤包谷、马铃薯、蚕豆、豌豆,听他讲做童工、参加土改、打土匪的故事......家人闲坐,时光清浅,岁月静好。
外公曾任过大队队长(相当于现在的村党支部书记),是一名有着五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离任后每年有一定的村干部补助,每拿到补助,他都会叨念:“共产党就是好,我什么都不能做了,还能领钱。”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我有点发愣,只会听到有人说补助少,没听过说不应拿补助的。但它从一个老人口中缓缓道出时,是那样的质朴、那样的真诚,让你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懂得感恩、淡泊名利,人的心可以无限宽广。
突然之间,心里的答案渐渐明晰。无论是外公,还是给总书记写信的边境老支书们,都有一颗感党恩、跟党走,带领乡亲把美丽家乡建设好的决心。他们勇敢、无私、爱国、爱家。有党中央作为坚强的后盾,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们都不怕。
有回信的鼓舞,有外公和边境老支书们高尚品格的指引,前行的路上,或处痛苦、或陷逆境、或逢艰危,我都会带着宽容、感恩、谦卑、无畏、赤诚、担当、坚守的心,坚定地走。 (史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