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广角 >> 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此心安处是吾乡
发布日期:2021-06-22 11:07:56    信息来源:凤庆

1938年,一个叫冯绍裘的人,风尘仆仆、不辞辛劳,来到凤庆,他惊喜地看见,这里茶树成林,一片黄绿,茶壮叶肥,白毫浓密,十分逗人喜爱。

于是,冯绍裘充满信心地亲自动手试制了少量红茶,以观察其品质的优劣,结果使人不胜欣喜:满盘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明亮,香味浓郁,为国内其他省小叶种的红茶所未见。试制的红茶样品邮寄香港茶市,被誉为红茶之上品。

我一直在惋惜,为何滇红茶的创始人不是凤庆人?无意间,读到了这样的故事:“王巩受‘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的宾州。王巩南行,歌姬柔奴不计艰险毅然随行。元丰六年,王巩北归,与苏东坡劫后重逢。席间请柔奴为东坡劝酒。苏东坡问及岭南生活的感受,柔奴不言生活之酸苦,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内心安定,到处都可以是家。

所以,对于冯老先生,我有一种亲切感。在有夕阳的夏日傍晚,站在冯老先生的雕像前凭吊,如在失落惆怅时遇见慈祥从容的老者,心境渐渐开阔。

抬头,天空蓝得让人有点伤感。想起了西藏,想起了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还有他的《相见》:“如果不相见, 便可不相恋;如果不相知,便可不相思;如果不相伴,便可不相欠;如果不相惜,便可不相忆。”我想,冯老先生与滇红茶的情缘,也是如此吧:相见,相恋;相知,相思;相伴,相欠;相惜,相忆。

    因为冯老先生,世界有了滇红茶,因为滇红茶,祖国西南有了滇红小镇。因果之间,我们收获的是一种至纯至真至美的感动。

隔着迢迢的时间,透过茶香去感知冯老的红茶人生,自然而然的心安神定。(史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