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老林叔蹒跚的背影,苏云心里有些酸楚,本来想再说一句话,但鼻子一酸,竟什么也没说,她怕一开口,老林叔就回头,他一回头,一定会看见她眼里闪烁的泪花。
苏云从乡镇纪委到省纪委工作已经一段时间了,老林叔这次来,又是特意给她带芒果来。这些年来,无论她在乡镇,还是在省城,老林叔每年都会在这个芒果成熟的季节给她送芒果,即便苏云每次都婉言谢绝。老林树始终记得她最喜欢吃他家种的芒果,又大又甜,城里买不到。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很奇妙。就像六年前,苏云还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某一个角落,有这样一个贫困的村子,有这样朴实的一群人。六年后,这个村子成了她梦寐不忘的家,这群人与她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六年前,苏云在大龙潭村驻村。那是一个天高地厚,山高水远的地方。村庄坐落在一座大山里,四面环山,即便站在全村最高的地方,看到的也都是绵延不断的山脉。人们在山顶砍柴,在半山腰种地,在山脚种田,早就与大山融为了一体。村子左右两边分别有两条小河,弯弯曲曲流向山脚汇成一条更大的河流向远方。很长很长时间以来,那里的人们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贫穷落后自给自足的生活。即便贫穷,人们依旧像那里特有的随处可见的竹子一样,在那片土地上生生不息。那种代代相传的顽强打动了包括苏云在内的扶贫干部,她立志一定要让这个村子富起来。
老林叔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主管村里的大事小事,就连村里谁家的鸡被偷了,老林叔也要查个究竟。当然,更多时候是没查出什么结果。但老林叔觉得尽了力,即便没结果,心里也会舒坦些。平日里,苏云住在村委会。工作之余,老林叔会邀请她去家里做客。久而久之,和老林叔一家也熟悉起来。他的女儿跟苏云一样大,在外地工作,老林叔说苏云和他女儿有几分相似,只不过苏云皮肤白嫩一些,看上去像个“城里娃”。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老林叔对苏云,就像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
驻村期间,最长有一年半的时间,苏云一天都没有离开过大龙潭村。在一个地方扎根大概就是如此,不仅要人到,更到心到。苏云帮助村里完成危旧房改造、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村一业”规划等工作。为了促进旅游发展,苏云和村干部一起深入挖掘村子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美食,指导村里的年轻姑娘阿雅在直播平台进行直播推广,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体验乡村生活、品尝特色美食,村里的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在苏云的带领下,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今,苏云已离开基层,到省城工作了一段时间。阿雅经常在电话里跟她说,谁家的房子盖起来了,非常气派;来村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了;游手好闲的光棍李迷糊找了媳妇,终于开始努力赚钱,好好生活;患有“癫痫”的女孩兰兰终于冒着随时都可能会发病的风险读完了高中……苏云听着这些事,就像听自己的家事一样熟悉。
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没有人知道大龙潭村的竹笋早就在雨水的滋润下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田野里的稻花伴随着一片蛙声阵阵飘香,硕大的芒果也已经熟成了金黄色……人们只是会在聚会的时候,跟苏云说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不足,会拿她开玩笑,说在纪检监察干部面前,要谨言慎行,诸此种种。而那些韵味十足的乡土气息,却是苏云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一切创作的灵感来源。
苏云拿出手机,给走远了的老林叔打了通电话,她说:“谢谢你,老林叔,下次不要再送了。”
“谢什么呀,傻孩子,有空多回家看看就好了。”老林叔说。
挂断电话,苏云终究忍不住泪流满面。原来这些年,她始终惦记的,还是这个村,这群人。始终不变的,是这份不一样的“亲情”,是一颗与基层群众紧紧相连的心。
苏云拎在手上的,不只是一袋沉甸甸的芒果,更是基层群众对一名普通纪检监察干部的深厚情谊。(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