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一座大山里,外公家住在另一座大山里,我家和外公家隔山相望,中间隔着一座山,两条河。
小时候,要去外公家,得先从我家下山,越过一条小河,然后翻越中间那座山,再过一条河,再上山,才能到外公家。隔山相望的距离看起来不远,走起路来,却能累个半死。去外公家的路都是小路,一路坎坷,崎岖不平,若不小心就会从田埂上掉下去,落得一身泥,可谓处处暗藏风险。即便如此,我还是很乐意走两个小时的山路去外公家。因为外公的脑袋是一个“故事库”,只要一去他家,他就会给我讲不同的故事。
外公讲的故事,从来都不重复。在他们那一代人看来,毛主席是带领农民翻身做主人的伟大领袖,是解放人民于水深火热的救星。所以,外公经常跟我讲毛主席的故事,讲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如何在艰难的历程中一步步发展壮大。外公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历史烂熟于心,讲起党的历史来绘声绘色,引人入胜,活活把历史讲成了“故事”。讲到湘江战役,我听得入神,外公却湿了眼眶。那时,我还不懂事,毕竟战争于我们这代人而言,是一件遥远的事情。长大之后我才明白,外公当时给我讲的“故事”,都是党的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长大之后,每每读到关于湘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的文章,我的内心都深受震撼,继而热泪盈眶。震撼的是,那些勇敢的战士,他们明明知道冲上去会死,但依旧视死如归,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胜利而拼了命。热泪盈眶,是因为那些遥远而又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夺走了无数个鲜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宁为信仰而死,也不苟活于世。如外公所说,我们的和平幸福生活,是由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用汗和血,甚至是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学党的历史,就要学习党奋斗历程中留下的精神谱系,将其转化成前进的动力矢志奋斗。
后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一条从我家到外公家,连通三座山的傍山公路得以贯通。一开始的时候只是泥土路,旱季雨水少,路上除了灰尘多,没有什么大问题,人们可以骑摩托车从这个村到隔壁村,再到隔壁村的隔壁村。但是到了雨季就麻烦了,路上或有积水,或全是稀泥,村民们出行很困难。再后来,国家出了政策,要硬化山村公路。那条“旱季灰,雨季泥”的山路被铺上了混凝土,原本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变成了平整宽阔的硬板路,从我家开车到外公家只要20分钟。那条通往外公家需要走两个小时的小路,渐渐“无人问津”。外公说,中国共产党好啊,党的政策好,你看,道路越来越好,房子越盖越大,老百姓的生活实实在在变好了。可惜,外婆去世得早,一辈子都没好好吃过一顿饱饭,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吃饱饭是一件从不敢奢望的事。
而今,外公已离开人世两年,我依旧记得外公跟我说的,无论是大官还是小官,只要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必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外公那一代的共产党人已光荣地完成了他们的使命。在他们曾经奋斗过的这片热土上,将由我们这一代人秉承初心,矢志奋斗。通往外公家的那条小路渐渐荒芜,连通两代共产党人的初心却不曾改变。
哪怕,我们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共产党人。
当我再次望向那条通往外公家的路,我已不再是坐在火塘边听外公讲故事的小女孩。我的内心更加坚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创新创造,矢志不渝。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