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广角 >> 观点评论
临廉评丨老百姓盼的 就是我们要干的
发布日期:2025-07-11 15:19:35    信息来源:临沧市纪委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老百姓盼的好日子,是化在三餐四季、人间烟火里的平安幸福,是托住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坚实保障,一条路、一包药、一笔款……一句被及时倾听的诉求,构成了老百姓最真实、最迫切的“盼”。如何将老百姓“盼的事”变成“暖心事”,是党员干部必须答好的课题。


问需于民,念民之所盼。老百姓盼什么,答案不在办公室里,不在精雕细琢的材料报告里,答案在老百姓心里。但是,在工作中有的党员干部脱离实际和群众,罔顾实际盲目决策、任性施政,侵害的都是群众的利益,受伤害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当一些“便民工程”“民生项目”“惠民政策”变成“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自以为是时,政策善意就会沦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翻车现场”。“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病灶”为何,群众最清楚,唯一途径,是眼睛向下、脚板向下。而如何能让群众“敞开心扉说亮话”、向群众取得“真经”,则考验我们的工作方法,既需要真情实意,也需要直指问题。要践行“大脚板”作风,将“坐等”发现问题,转为“下访”一线,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零距离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盼,通过“萤火虫”夜访、“院坝会”“板凳会”等形式,与老百姓拉家常、谈问题,深入群众、企业中,直面群众问需求、直奔企业听诉求……听“民声”方能惠“民生”,听见群众的声音,是明白群众“想什么”的第一步,更是直面问题的“关键一步”。


实干为民,解民之所“忧”。老百姓盼的,无非是“钱袋子”鼓一点,“菜篮子”满一点,“看个病”便宜点,“出家门”方便点……他们盼的是看得见的实惠、被托举的“后顾之忧”和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每个角落。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老百姓的“烦心事”往往从停车难、饮水难、办证难、贷款难开始。监督执纪为民、精准服务为民、扫黑除恶为民、乡村振兴为民……只有真正把“老百姓盼的”一件件、一桩桩干好干实,“我们要干的”才有了正确的价值和意义,这份“盼”与“干”的良性互动,正是党的事业最深厚的根基。


成事惠民,得民之所“赞”。群众满意是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干了什么固然重要,但干成了什么更为关键。从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近年来发现和查处的问题看,有的党员干部贪图显功,把民生工程当政绩“腰牌”,没有“造福一方”,而是“造势一时”,有的党员干部当“差不多先生”,工作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敷衍塞责,“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什么都干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干,说到底都是作风漂浮的缘故。政策温度的测评仪,工作成绩的打分器,永远握在老百姓手中。把老百姓的“盼”,变成我们案头的“急”,再干成百姓心头的“暖”,这需要智慧,更需要作风与担当,需要一颗时时想着百姓冷暖的赤诚之心。民生实事,关键在“实”,多干一件“一步一个脚印”的实事就多暖一分民心,多干一桩“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好事就让百姓离美好生活又近一步,“亲民的举措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利民的实事做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这,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