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圈内乡细博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强截留侵吞低保、农资补帖被开除党籍......”近日,临沧市纪委通报了6起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
今年以来,临沧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层层压实责任,深挖细查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采取谈话函询、责令作出检查、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严肃处理违纪违规的党员干部。同时,坚持以案示纪和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以身边的案例教育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对违反党纪的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和党员大会,宣布处分决定,解析案发原因,帮助发案单位查找存在廉政风险点;当事人现场进行自我检查、剖析问题根源,“零距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案件中汲取教训,不断增强纪律意识。
临沧市纪委坚持每季度通报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指出存在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提出工作要求,通报文件一律印发至村一级,并在各村的“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暨集体“三资”管理公开栏”进行粘贴,每通报一起更新一起,充分发挥警示教育和震慑作用;各县区、乡镇及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有关单位,直面案例中暴露出的问题和漏洞全面开展自检自查,举一反三,建立问题台账,列出问题清单,完善制度。
此外,临沧市纪委还在官网开设“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栏,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在微信公众号设立网络举报专区让群众参与监督,广泛获取问题线索。
“在严惩处的同时,坚持挺纪在前,用好典型案例把党员干部警示教育抓实抓常,让前人之覆成为后人之鉴,通过以案示纪,以案促教,用案例划红线,用纪律明规矩,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临沧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说。(孙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