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要闻摘登
我身边的纪检人·故事丨沉着冷静把案办 一丝不苟治贪腐
发布日期:2021-09-09 08:37:41    信息来源:临沧市纪委

 

图为曾令军在认真分析案件相关的银行流水账单

曾令军,男,汉族,出生于1983年2月,2007年12月参加工作,201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凤庆县纪委监委第五纪检室主任,在检察院工作11年,从事纪检监察工作4年,4年间2次评为优秀公务员,2021年荣获县级优秀共产党员。

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曾令军常说:“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作为一名反腐卫士,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反腐败斗争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往直前,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7年12月,曾令军从云南大学毕业考入检察系统从事网络管理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刑事案件的办理,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正义感和荣誉感,慢慢的心中就有了成为一名检察官的想法,这也是他励志为反腐败事业奋斗的开始。怀着对反腐工作的热爱和不服输的精神,经过努力,2010年他通过了全国司法考试A证,虽然依然从事着网络管理工作,但已经开始参与协助一些案件的办理,跟班学习期间,他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不懂的就问,不会的就学,虽然经常加班、熬夜,但比起将一个个腐败分子绳之以法的成就感,所有的艰难困苦都微不足道。他的付出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在担任凤庆县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后,他也真正成为了一名检察官。

2018年,监察体制改革,他从检察院转隶到了凤庆县纪委监委,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面对工作岗位的再次调整,他迅速转变角色,加强党规党纪、法律法规学习,提升法律运用水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宽工作方式方法,力争做一名对党忠诚、思想进步、业务优秀的纪检监察干部。

严以修身严以律己

曾令军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干一行爱一行”,他坚持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并积极向组织靠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聚焦纪检监察工作重点,他以永远在路上、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的态度,对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重点关注,严肃查处。做到每一个问题线索程序合法规范,适用纪律法律正确,确保案件查办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经得起党、群众、时间的考验。他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精神,严格遵守办案纪律,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不以案谋私、不办人情案。他说:“勿以恶小而为之,筑牢思想防线应从小事做起,面对诱惑始终要保持坚定的立场,不给糖衣炮弹任何的机会,不能给良好的纪检监察干部形象抹黑。”

从一件件问题线索处置到一份份案卷整理,从跟班学习办案到独立承办案件,曾令军从一个对办案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变成了一名沉着冷静、心思缜密的“打铁人”,转隶到纪委监委后,他直接承办或参与的职务犯罪案件就有10件,先后移送检察机关12人。

沉着冷静用心办案

2018年省委巡视组将关于反映凤庆县教育体育局原局长杨某某的重要问题线索移交给凤庆县纪委监委,该线索由曾令军所在的第五纪检室负责办理。该案也是曾令军从凤庆县检察院转隶到凤庆县纪委监委后,主办的第一个案件。

反映杨某某的信访件多达几十页,面对领导交过来沉甸甸的线索,曾令军没有迟疑,迎难而上。他说:“领导把案子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是对转隶干部的信任,必须向组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随即,曾令军带领专案组工作人员对问题线索进行反复研判,调取有关材料,深刻剖析群众不断信访的原因,深入学校、乡镇实地进行走访调查取证。

杨某某被留置以后,刚开始他百般抵赖,拒不配合,俨然一副被诬告陷害的模样。为找到突破口,曾令军把自己扎进一堆堆案卷之中,深度分析案情,研究杨某某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及家庭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审讯方案,并实时掌握杨某某的思想动向、情绪变化,在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的前提下择机对其开展讯问工作。刚开始时,因杨某某对抗调查,案件曾一时陷入困境。经讨论研判,决定依法对其办公室及住所进行搜查,发现了杨某某家二楼、四楼的房间里堆满了茅台酒、水井坊等高档酒及冰岛、班章等高档茶,并有证据证明杨某某收受的烟酒茶价值30多万元。曾令军回忆到:“在案件查处时从其家中暂扣的烟酒茶等物资用小货车装了满满一车,3名调查人员清理登记长达4天时间。”办案组将该物证及时扣押,从而突破了杨某某的心理防线,全案局面也因此迅速打开,促使其一步一步交待犯罪事实,最终伏法。

与曾令军一起办案的同事说:“杨某某的伏法,让我看到了一名敢于同腐败分子作斗争的勇士。”对于同事的好评,曾令军只是腼腆的一笑。他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如今的他,又迈着坚定的步伐,投入到另一个专案当中。(史艳菊  刘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