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要闻摘登
我身边的纪检人•故事|谈话用真情 办案办铁案
发布日期:2021-09-02 18:11:20    信息来源:云县纪委监委

(图为马瑞廷同志在认真学习业务知识)

马瑞廷,男,回族,1967年1月生,1987年8月参加工作,199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云县监察委员会委员、四级调研员。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云县纪委监委办公楼里,监委委员马瑞廷仍然在忙碌之中。一个个报告、一本本案卷在白纸黑字间,记录了马瑞廷在案件查办过程中所完成的一次又一次成功谈话。而案卷记录不了的,是发生在小小的留置室里,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

2018年从云县人民检察院转隶到云县纪委监委工作以来,马瑞廷参与过多次留置案件谈话,审结过数起重特大疑难案件,没有一起因为办案质量不过关而被退审退查,真正做到了铁证如山。他本人也因工作努力连续2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思维活跃、逻辑缜密、严谨认真、踏实敬业”,这些都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但马瑞廷给同事们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他是真正的谈话高手”这一评价。

形形色色的案件,扑朔迷离的案情,各种线索互相交织、错综复杂。在留置室里,面对不同的留置对象,若思路不清晰、立场不坚定,就很容易被表象所蒙蔽。在审查谈话中,马瑞廷坚定立场,常常能抓准谈话对象的心理动态,通过真诚引导,让百般抵赖、拒不开口的审查调查对象最终无可辩驳、低头认罪。

去年5月,马瑞廷被上级抽调参加一起案情复杂的案件查办工作。当时,他面对的是一名触犯刑律却执迷不悟、曾经交待又翻供、对审查谈话抵触情绪很大的领导干部。接受谈话任务后,马瑞廷并没有马上接触对方,而是深入了解对方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和家庭成员等情况,并由此确定谈话方案。

谈话初始,马瑞廷不慌不忙,从人生经历谈起,与对方一起回忆艰难困苦的童年时光,父母如何把自己拉扯大,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大学生,进而顺利成为一名公职人员;耐心倾听对方谈参加工作后,在组织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下,从一名青涩的青年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的历程;与对方寻求共鸣,共同谈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党的英明决策和祖国的强大,进而谈到美国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无意之间勾起了对方对远在美国求学的女儿的担忧。通过一次次真诚交谈,对方的情绪被调动起来,逐渐跟随着马瑞廷的思路敞开了心扉。

但谈话仅限于此,一旦涉及其本人的违纪违法问题,对方就闭口不言。马瑞廷却不急不躁,把握好节奏,一连二十几天的时间里,如春雨润物般谈心、感化,慢慢地让留置对象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懊悔之情溢于言表。在某一天审讯结束后,马瑞廷端出了特意为留置对象准备好的生日礼物,一碗鸡蛋长寿面。对象瞬间湿了眼眶,心中的防线不断崩塌。加之办案组掌握的大量证据,违纪违法事实不断暴露,对方的心理防线和侥幸心理彻底被击垮,最终如实交代了自己的违纪违法问题。

一碗普普通通的面条,它代表的并不仅仅是马瑞廷作为一名纪检监察人对谈话对象以诚相待的坦荡胸襟,更是让对方感受到党和人民的博大胸怀,从而督促对方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

走出留置室的马瑞廷看似一脸轻松,但却没人知道,他的内心仍然沉重。在留置室里,有多少领导干部曾经满腔热血、意气风发,最终却因为欲壑难填而黯然收场。他们背离了党的性质和宗旨,背叛了党和人民,必须要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那些啃食群众利益、败坏政治生态、贻误一方发展的贪污腐化,令他痛恨,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手握利剑,在惩治腐败、正风肃纪的这条道路上勇往直前。

回到办公室,马瑞廷在笔记本上郑重地写下:“正风肃纪反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纪检监察人孜孜不倦,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与腐败势力斗争到底,一定能够赢得政治生态山更清、水更绿,迎来干事创业环境风清气正、朗朗乾坤。”(陈媛媛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