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警示教育
镇康:“三字诀”“三条线” 筑思想提坝
发布日期:2018-11-26 07:30:00    信息来源:镇康县纪委监委

      为确保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建设的第一道防线固若金汤,镇康县纪委监委不断改进宣传教育工作方式方法,着力构建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突出一个“讲”字,加强党性修养,守住理想信念的道德高线。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协助各级党组织抓好党纪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和贯彻实施,引导广大党员知纪明规、心存敬畏,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约束的环境下生活工作,使铁的纪律成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今年,县纪委监委领导上廉政党课12场、受教育2400余人。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法治宣讲1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3000多人次,受教育5000多人次。

聚焦一个“看”字,强化警示教育,增强拒腐防变的意识底线。组织全县处级实职领导,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各部门单位负责人共100名领导干部,赴临沧监狱警示教育制度基地近距离了解服刑人员学习劳动、生活情况,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组织全县400余名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廉政教育片《决不姑息》,警示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到“信仰为经络,民心为纵横”。发挥“一网、一信、一号、一栏”廉政宣传教育平台作用,推动党员干部学纪学法日常化、经常化。今年,在镇康电视台、“清廉镇康”公众号开设曝光台,曝光5期20件(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特抓一个“唱”字,促进律化俗成,树立遵规守纪的思想防线。将“廉政元素”“党纪元素”“法治元素”融入到镇康民间通俗易懂的“阿数瑟”调中,编写了《阿数瑟·<临沧市党员干部“六严禁”“六不准”>》《阿数瑟·<公务接待十不准>》等10余首“阿数瑟”廉政调,通过将政策法规民俗化、民歌化,达到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的宣传效果,在传唱过程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廉政文化氛围,让群众在休闲的环境中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