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宣传教育
耿马:《围猎:行贿者说》热议不减
发布日期:2020-12-03 15:52:09    信息来源:耿马

近日,由云南省纪委监委宣传部、云南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的反腐警示专题片《围猎:行贿者说》重磅推出,起底“围猎”现象,解析“围猎”机理,揭开温情脉脉面纱下的狰狞面目。耿马自治县纪委监委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组织观看,在第一集《以利猎权 滋生腐败》、第二集《香饵有毒 金钩勿吞》播出后,引起全县各级党员干部的广泛讨论。

四排山乡纪委书记、派出监察室主任 罗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正不怕影子斜。相信不管围猎的套路有多深,只要我们领导干部始终做到慎独慎微,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定能坚守自己的底线,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不“入局”,也就不会被围猎。

贺派乡纪委书记、派出监察室主任 毕世杰:看了警示教育片,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迪庆藏族自治州委原副书记许洋被组织审查调查前常说的那句“男人立世,当有一身武艺、一街兄弟”,这句话深深的警醒了我们这些年轻干部,在干事创业中一定要心存敬畏,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绝对不能为了私义,丢了公义。

芒洪乡纪委书记、派出监察室主任 薛百秀:《围猎:行贿者说》第一、二集观看结束后,行贿、受贿当事人的忏悔、愧疚的表达在脑海中久久不散,感受颇多。这些领导干部以他们亲身的经历揭示了“好利者,逸出于道义之外,其害显而浅;好名者,窜入于道义之中,其害隐而深”的深刻道理。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用党章党规党纪衡量自己、约束自己,时刻把自己置于组织的监督之下,牢记初心使命,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的关系,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组织面前的“透明人”、品行上的高尚人、律己上的老实人、廉政上的干净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给“围猎”者可乘之机。

四排山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张洁:《围猎:行贿者说》讲述多名省管干部因理想信念动摇,被金钱、贪婪、情感等私欲“围猎”,无视党纪法规,贪婪堕落,最终沦为不法商人获取利益的“猎物”,教训惨痛。他们在片中的忏悔反思,更使我们警醒。领导干部被“围猎”是因为有利益的驱动,一些不法分子之所以能够围猎领导干部,拿捏的就是少数人“吃顿饭没关系”“收几张卡能如何”的侥幸麻痹心理。我们要时刻警惕“温水煮青蛙”式的陷阱,坚决抵制不法商人的“围猎”,把握“亲”和“清”的关系,心存戒心、手握戒尺,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这样才能不入“围场”。

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安全:《围猎:行贿者说》讲述多领导干部没有抵制住形形色色的诱惑,成为不法分子的“猎物”,代价惨痛,他们的“现身说法”,令人警醒。一步踏错步步错,一朝贪欲悔终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有的领导干部被视为“猎物”被“围猎”,重点还是自身纪律观念淡薄,只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才能避免被“糖衣炮弹”击垮,作为领导干部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切实强化遵纪守法的自律意识,坚决抵制各种诱惑,不断增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决心和底气。

县文化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绍良:通过观看《围猎:行贿者说》第一、二集,感触很大、深受教育,作为领导干部要修身做人,律己用权,加强监督,严格按照制度、规矩办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给“围猎”者可乘之机。在工作中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以诚为本,以实为本,坚决抵制各种花式诱惑,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县水务局一名党员干部表示:观看警示教育片后,深刻认识到党员干部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不断扎紧制度的笼子,从源头上铲除权力滋生腐败的土壤,让围猎者无“猎”可“围”。同时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慎用手中的权力,决不越雷池半步,决不触碰党纪国法这条高压线,自觉接受监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沈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