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组反馈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我单位将虚心接受,对照问题清单,认真排查廉政风险点,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完善相关制度……”近日,耿马自治县纪委监委驻某单位纪检监察组就单位制度建设不健全,存在廉政风险的问题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提醒,被谈单位负责人表示虚心接受并承诺整改。
这是耿马自治县纪检监察机关抓早抓小,用好用活约谈“利器”,拧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螺丝”的一个缩影。
今年来,耿马自治县纪委监委把廉政约谈作为开展日常监督的有力抓手,使“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把问题发现在源头、控制在苗头、遏制在念头。
该县紧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以及在审查调查、来信来访、巡察检查、派驻监督、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通过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等方式,直指问题、分析原因,阐明纪律的严肃性,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干部纠正错误、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推动监督执纪关口前移,做到“小病”早提醒,“大病”早治疗。
“我县针对不同情形开好药方,形成节前必谈、任前必谈、苗头性问题必谈、重要岗位人员必谈的‘四必谈’机制。”该县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介绍,在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派驻纪检监察组约谈、集体谈话等方式讲清纪律规矩,引导广大干部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新提任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使之保持清醒头脑,珍惜岗位、严格自律;对存在“不作为懒作为慢作为”的党员干部敢红脸、常提醒,严防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聚焦扶贫、财政、组织人事等重点岗位,对重点岗位的人员逐一廉政谈话,进一步提高重要岗位关键人员廉洁自律、履职尽责的自觉性。
同时,为使约谈规范化,该县积极制定《耿马自治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约谈办法》,突出问题导向,广泛开展常规约谈,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个党组织、每个岗位,形成上下联动“一盘棋”。针对性开展提醒约谈,正面指出党员干部存在的风险隐患以及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帮助其提高认识、分清是非、汲取教训,打好“预防针”、常念“紧箍咒”,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目前,督促各级党组织开展“两个责任”约谈493批次2702人次,针对问题提醒约谈186批次514人次。
“惩处不是目的,开展‘第一种形态’谈话提醒,通过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等方式,让党员干部既体会到纪法的约束和刚性,又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厚爱,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隐患’。”耿马自治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沈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