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云县:扛起政治担当 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发布日期:2020-12-11 15:19:24    信息来源:云县

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云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保持政治定力,践行初心使命,聚焦监督定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和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精准监督、严格执纪、严肃问责,紧盯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问题,下大力气查处和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提高政治站位,压实扶贫政治责任。云县纪委监委坚守政治机关的定位,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扛起监督责任和牵头主抓责任,把监督执纪问责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形成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倒逼责任落实;压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脱贫攻坚工作,践行“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的高度,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抓好脱贫攻坚是本职,不抓脱贫攻坚是失职,抓不好脱贫攻坚是渎职 ”为座右铭,抓实脱贫攻坚工作。同时,注重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警示教育,加大反腐倡廉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清风云县微信公众号、云县纪检监察网、工作微信群、短信等网络媒体优势开展廉政提醒,持续绷紧作风纪律之弦,唤醒身份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廉洁意识,及时转发中央、省、市纪委关于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通报本县查处的扶贫领域典型案例等,真正发挥好通报曝光的警示和震慑作用。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发送廉政提醒短信1500条次,通报曝光典型案例56批105人。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精准监督实效。云县纪委监委紧盯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等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抓住扶贫项目、异地安置、“三资”管理、惠农补贴、低保救济资金管理使用等7个重点领域和环节,把监督挺在前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督,精准发力,压实乡(镇)、村(社区)切实履行管好用好扶贫资金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拓宽监督渠道,构建上下贯通的“电、信、访、网、微”五位一体的监督举报体系,充分发挥群众面对面,“零距离”监督的作用,有效加强了对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有效防范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发生。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云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反映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件158件。 

建立联动监督机制,不断延伸监督触角。云县纪委监委依托“1+1+1”监督工作机制,有效整合监督力量,运用“源头式”“蹲点式”“体验式”“点穴式”等监督方式进行监督检查,着力纠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市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懒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强化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察监督协调衔接,加强与财政、审计、扶贫、民政等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专项蹲点监督,特别发挥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村监委、民情信息员近距离监督优势,通过专项检查、入户核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常态化监督,坚持巡察上下联动,督促职能部门横向协同,聚焦脱贫攻坚重点乡镇、重点村,直插基层、深入一线,充分发挥“利剑”作用。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派出17个巡察组,对8个县直部门党组织、4个乡(镇)党委、63个村党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发现脱贫攻坚方面问题66个,发现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2件,移交问题线索和事项3件,向被巡察乡(镇)、县直部门提出整改建议32条,向县委、县政府和其他部门提出建议10条。共抽派干部612人(次),组建脱贫攻坚监督检查组152个(次),发现问题978个,移交整改194个,立行立改793个,给予问责54人次,批评、提醒等229人。

严格执纪问责,保持惩治高压态势。云县纪委监委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的指示要求,制定了《云县开展扶贫领域专项纪律检查工作方案》《云县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暨五项工作机制检查工作方案》《云县关于反映涉及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排查移交工作规范》《云县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快查快处工作规则》《云县2018—2020年廉洁扶贫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云县干部作风建设十六条》等有关方案规则,以作风攻坚助力脱贫攻坚,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审查调查重点,紧紧围绕政策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等易发腐败关键环节,严肃查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侵占掠夺等行为,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加强信访举报排查和案件线索梳理,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充分发挥问责“利器”作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倒逼精准扶贫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办扶贫领域案件80件,处理涉案人员93人,其中:科级干部7人,一般干部9人,其他人员(村组干部、农村党员等)77人。给予党纪处分86人、政务处分7人、双重处分4人,给予组织处理4人。(张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