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强化脱贫攻坚领域的监督执纪工作,坚持把用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不断拓展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使得保监督、硬作风作为护民生重要途经。
聚焦重点领域全面理清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任务。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问题线索等方面,延伸监督触角。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和重点人员,持续紧盯敷衍塞责和失职失责、情况不熟悉、不掌握的问题线索;聚焦扶贫项目、民生资金、侵占集体资金、资产,持续紧盯优亲厚友、侵占群众、集体资金资产等问题线索;聚焦工作作风,持续紧盯工作人员不担当不作为不负责、作风拖沓、慵懒怠政作风问题线索。
拓宽监督视野强化沟通协作增强监督合力。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的再监督”职责,通过积极明察暗访、入户走访等,及时了解和掌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生态补贴民生资金等扶贫领域政策落实情况。
畅通监督渠道。用好脱贫攻坚“五级联动”监督平台,按照每季度及时公布了“三资”管理资产收支变动公示表,确保了群众知情权,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深挖事件背后存在的问题线索。
严肃查处违纪问题。推动各级党组织积极主动履职尽责,把纪律挺在推进扶贫工作各项举措之前,把干部不实不严、责任不担当、不作为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作为执纪问责重点,对一般性问题及时运用监督执纪“一种形态”,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发挥作用,防止小问题造成大问题;对典型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究责任、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赵红明,沙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