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耿马:强化制度保障 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发布日期:2020-08-07 17:29:55    信息来源:耿马县纪委监委

今年以来,耿马自治县纪委监委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权力运行和制约监督机制,做实全覆盖监督体系,全力保障国家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落实见效。

健全完善全覆盖监督体系。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进纪律、监察、派驻、巡察监督协调衔接,健全完善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的监督体系建设,落实落细监督职责。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置142人次,其中:第一、二、三、四种形态占比为72.5%、17.6%、1.4%、8.5%。向全县9个乡(镇)派出监察室,与乡镇纪委合署办公,赋予部分监察权,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能,健全了监督网络,打通激活了基层监督的“神经末梢”,实现对辖区内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监督全覆盖。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处置问题线索16件,立案1件,党纪政务处分1人。调整充实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第11轮巡察,巡察11个县直单位、4个村级党组织,发现问题420个;对“两违”专项整治等3项工作开展了“点穴式”及机动巡察,推动问题整改41个。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强化纪委监委监督的协助引导推动功能,健全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成果共享机制,促进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县委巡察机构开展第11轮巡察前,分别向纪检监察、审计机关等有关单位征询对巡察对象的建议119条;县纪委监委复函县级有关部门关于干部考察、评先评优、工作调动、职务职级晋升等征求意见11次139人。

提升监督科学化水平。创新研发“领导干部涉权事项公开监督平台”,打通部门壁垒,冲破人情桎梏,消除信息孤岛,用“大数据”严防“微腐败”,让“互联网+”成为监督利器。平台累计公开涉权事项18.7万条,建立1.21万人次行使公权力的人员信息数据库,处置预警信息3550条,处置问题线索6条,问责4人,党纪处分3人,政务立案1人,移送公安机关1人,移送检察机关4人,追回资金14.8万元,调整不符合享受低保、廉租住房补贴等问题105人。围绕“当好‘店小二’,政企一家亲”目标,开展营商环境“护航行动”,挂牌12户企业为示范点,明确42名纪检监察干部重点联系全县42户企业,邀请37名企业员工担任监督员,印发了倡议书、监督联系卡、致企业家一封信,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纪律作风“十不准”,开展问卷调查、组织召开座谈会,定期不定期检查、巡察、督查,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影响耿马营商环境“梗阻”问题。累计开展监督检查69批次86人次,督促整改问题108个,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26个,发出通报5期,约谈6人,处分2人。

推动监督制度化常态化。把建立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作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以制度创新成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新成效。围绕脱贫攻坚、强化疫情防控等涉及面广的工作,出台了耿马自治县《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十不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疫情防控“十带头、十严禁”》等规定;在疫情防控中,开展监督检查1015批次2594人次,提出整改意见999条,约谈干部24人,通报批评2人、诫勉谈话1人。深化干部任前廉政教育机制,开展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纪法考试、签订承诺书3批次105人,切实增强新任领导干部主责意识和自律意识。突出节点,兼顾日常,以发布一个公告、印发一份通知、编发一条短信、派出一批检查组、进行一次通报、查处一批问题、做好一次总结的“7个1”的方式,派出16个检查组632人次开展监督检查,坚持不懈刹风正纪,持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督促整改问题170个,约谈领导班子1个,责令书面检查4人,问责13人,处分16人。(字文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