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不断立足职责定位,紧盯惠民政策落实、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项目实施、资金管理使用、纪律作风等,精准监督执纪问责,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对照省纪委省监委关于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红白榜”情况通报,对标对表,查找存在的不足和短板,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狠抓整改落实,不断精准规范监督执纪问责。制定实施《沧源佤族自治县乡(镇)纪委履行资金监督职责实施办法》,对10个乡(镇)脱贫攻坚政策资金以及93个村(社区)、841个村民小组集体“三资”情况按季度进行公开公示,让群众主动参与监督。充分发挥民情信息员作用,及时发现、查处扶贫领域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至5月,共收集反馈信息120条,解决群众诉求106个。联合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脱贫攻坚常态化督战组,制定印发了《关于整合力量开展脱贫攻坚常态化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常态化督战组和监督检查组的职责任务,建立联动机制,着力发挥常态化督战组熟悉业务工作的优势开展业务督查,监督检查组督促问题整改并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采取实地下沉了解整改推进情况、约谈相关责任人等方式,紧盯重点人、重点环节、重点问题,突出“六个精准”工作要求,进一步把责任、压力传导至各乡镇、扶贫职能部门以及委机关各室,督促履行好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监管责任。
同时,用好用活身边典型案例,强化以案示警、以案明纪、以案正风,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乡(镇)纪委书记、各村党(总)支部书记代表等46人到县人民法院旁听庭审,让庭审现场变“廉政教育课堂”,切实发挥查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警示作用。紧紧围绕加强对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脱贫摘帽后“四不摘”的要求,着力发挥监督保障执行的政治作用,对发生在农村基层的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1至5月,全县共排查问题线索80件,查处扶贫领违规违纪问题15件1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问责1人,提醒谈话72人,通报典型问题案例4批7人次。
此外,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建议书主动、灵活、适用广泛的特点,向1个案发乡镇下发纪律检查和监察建议书,督促全面清理扶贫项目实施和民生资金管理、使用和监督等环节中存在的漏洞,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范扶贫项目资金、民生资金领域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扶贫领域常态化监督检查组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对脱贫攻坚业务督查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整改落实到位,确保做到督查全覆盖,整改全落实,截止6月5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92个,已完成整改79个,正在整改118个,约谈主要负责人2人。(孙钢 李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