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沧源县深入推进“微腐败”专项整治行动,坚持“零容忍”亮剑“微腐败”,抓实线索排查,强化案件查办,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构筑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唱好廉政教育曲,打好拒腐“预防针”。强化“两个责任”督导,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集中学习研讨等多种方式,不断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营造“不想腐”的氛围,进一步加强广大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增强党性意识,有效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和抵御风险能力,2019年以来累计受教育党员干部3000余人次。
畅通线索“主渠道”,筑牢干群“连心桥”。聚焦主责主业,畅通反映基层“微腐败”问题线索渠道,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来信、来访、来电、网络等“监督哨”的作用,依法依规处理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充分发挥全1179名民情信息员的“贴身”监控和实时跟进作用,不断加大对基层焦点问题、重点信访问题、关键领域及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领域的监督力度,切实打通监督末梢神经,共收集反馈信息411条,解决群众诉求364个。
聚焦重点不松劲,从严处置“常态化”。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紧盯基层“微权力”集中的关键岗位和重点领域,突出查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将基层“反腐拍蝇”行动与当前开展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民生领域专项治理等重点专项治理工作有效结合,确保严惩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不留死角。
实现主题教育与纪检监察工作“两结合”、“两促进”。结合主题教育九个专项整治要求,坚决查处发生在民生资金、农村“三资”管理、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以及基层干部吃拿卡要、盘剥克扣、优亲厚友等问题,共查处问题20起,处理27人,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推动解决问题32个,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念好执纪问责经,提升惩治“威慑力”。始终保持对基层反腐的高压态势,把从严查处“微腐败”的压力传导到各乡镇和部门、责任落实到基层,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管理,积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挺纪在前,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教育警示,对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紧追不放,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2019年,排查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330件,查处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29件3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人,问责11人,提醒谈话358人,问责单位2个,责令单位作出书面检查1个,通报典型问题案例42批95人(次)。(陈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