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单位存在违反财经纪律,违规多报差旅费问题,今天我们对你进行谈话,希望你正视问题,虚心接受组织对你的批评教育……”耿马自治县某局局长受到谈话提醒。“感谢组织的提醒教育,让我对单位财务制度执行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有了清醒的认识,今后我一定严格履行好主体责任,带头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规定。”该局长表态。这是耿马自治县纪委监委常态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处置,防止小错酿成大错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耿马自治县纪委监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时刻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在用活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立足早发现、早提醒,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仅2019年全县纪检监机关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处理130人次,在“四种形态”处置中占64.7%。
该县通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会、任前廉政谈话、廉政知识测试及利用“清风耿马”微信公众号、耿马纪检监察网对党纪党规、纪律文件及会议精神进行不间断宣传教育,打好廉洁“预防针”。同时,根据信访举报、监督检查以及政治巡察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不同情形,量身定制“谈话包”,因人而异制定谈话方案和谈话提纲,明确谁来谈、谈什么、怎么谈,侧重从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整改落实等方面谈,做到“对症下药”。完善出台《“蹲点式”谈心谈话监督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系列制度,把谈心谈话与日常监督有机结合,通过及时提醒教育和提出工作要求,对领导干部进行“政治体检”“政治保健”,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严格落实监督责任,通过定期督查、明察暗访、专项检查、信访核查等,加强日常监管,抓早抓小,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运用刚性的监督机制,做到严排查、严要求、严提醒、严整改,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在亮出戒尺的同时把纪律摆出来、挺起来、严起来。
“严管就是厚爱,谈话的目的不是追究问责,而是提示警醒、治病救人,不是一谈了之,而是促成整改,既要扶正‘歪树’,还要护好‘森林’,只有前移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才能防止‘小病癌变’”。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沈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