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镇康县南伞镇田坝村,漫山遍野的坚果树缀满硕果,空气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产业扶持资金是否落实到位?技术指导是否及时跟进?收成收购有没有稳定保障?”带着这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镇康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面对面交流等方式,着力发现并推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以精准监督护航乡村振兴。
近年来,镇康县坚持以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为目标,以坚果产业提质增效为核心,积极探索科技赋能与人才培育相结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县纪委监委同步跟进、主动作为,制定专项监督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采取“室组地”联动模式,深入种植基地、农业企业、合作社等一线开展监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针对部分群众反映的技术服务不到位、产销衔接不畅等问题,县纪委监委及时向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和草原局等主责部门发出监督提示函,督促其切实履职尽责,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有效破除产业发展障碍。
在县纪委监委的全程监督和有力保障下,镇康县坚果产业逐步迈入发展快车道。田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带领村民积极探索科技兴农路径,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推广科学管理方法,有效提升了坚果的产量与品质。为实现资源整合、抱团发展,该村牵头成立坚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800余名村民加入,推动产业从传统散户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转变。合作社不仅为农户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还统一负责收购、加工和销售,彻底解决了村民“种得好却卖不好”的后顾之忧。
科技赋能离不开坚实的人才支撑。在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镇康县积极依托院士专家技术服务团队,整合林草部门、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多方力量,大力培育本土技术人才。通过层层筛选,选拔出一批具有丰富嫁接经验和技术实操能力的“专家能手”,有效弥补基层技术力量不足的短板。同时,定期选派骨干人员参加省级培训、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学习先进理念与技术方法,着力打造一支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土专家”队伍,使其成为连接科研机构与广大农户的重要桥梁。
如今,田坝村已成为“一村一品”产业示范村,其成功推行的合作社模式也逐渐成为镇康县推广的样本。目前,全县已组建14个坚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1.64万户果农与3家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建成4个万亩连片标准化种植基地,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我们始终聚焦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政策落实、责任履行、作风建设等关键环节,做深做实精准监督、全程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对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查处、绝不姑息,切实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镇康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高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