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水清澈得很呐!”近日,当沧源县纪检监察干部再次到勐来乡格达自然村走访时,村民李艾块拧开水龙头,高兴地向纪检监察干部展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此前,沧源县纪委监委在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格达自然村因水源处蓄水池体积小,且修建时间久远,水池底部出现开裂,已经无法再蓄水,导致64户人家饮水困难。因涉及资金、水管管理员确定等问题,新建蓄水池的事情就一直拖着。
沧源县纪委监委把该问题形成报告,按程序将问题反馈给县水务局等职能部门,督促相关部门把该项目纳入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重点工程进行实施,对老蓄水池进行改扩建,通过“建设+管理”双轮驱动模式,保障饮水正常供应,切实解决了群众的用水问题。
这是临沧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化监督,织牢基层供水安全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临沧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把提升供水保障水平作为整治监督的重点内容,紧盯群众用水需求、水质安全、供水设施设备维护、饮水安全责任制落实等情况,做实全程监督,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经常缺水,有水也是浑浊的,没法吃。”在一次下沉监督检查中,云县漫湾镇慢光村的村民向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反映。经了解,由于慢光村地理环境特殊、供水设施老化,生活用水经常出现浑浊、停水等问题,给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该县纪委监委立即启动“1+2+N”片区协作机制,由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派驻县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漫湾镇纪委等组成的第一片区纪检监察协作组对该问题进行核实督促。
第一片区纪检监察协作组将情况反馈给云县水务局、漫湾镇党委政府,督促及时解决群众用水问题。云县水务局、漫湾镇研究制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选定慢光村后箐河为新的水源地,通过倒排工期、每日调度、定期研判等方式,切实推动饮水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目前,慢光村生活饮水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943户农户3709人喝上了放心水。
为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临沧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深化监督,以县(区)为单位,以农村为重点,采取片区协作的形式对农村饮水困难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通过实地走访、现场查看、调阅资料等方式,系统排查各地饮水安全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制发工作提示,定期跟踪问效,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整改到位。
“我们将持续跟进监督,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对饮水安全领域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快查快办,提高农村供水服务水平和效率,切实织牢供水安全网,让群众用上满意水、放心水。”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李慧 方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