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带孩子总发愁没地方去,现在社区里既能看病吃饭,又能活动学习,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在镇康县康宁社区新建的便民服务中心里,几位老人正带着孙子孙女参加亲子活动,言语间满是欣喜。近年来,康宁社区党总支在纪委监委的全程监督护航下,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需求,打造集老年幸福食堂、医疗服务站、老年活动室、儿童托管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更具质感。
“项目规划是否充分征求了群众意见?”“适老化改造的标准是否符合规范?”在康宁社区便民服务项目推进会上,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直指关键问题。为确保这项民生工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纪委监委提前介入、全程跟进,通过参加会议、查阅项目资料、走访群众等方式,对项目规划、建设、运营各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
针对社区老年人口多、儿童托管需求大的特点,县纪委监委督促社区党总支创新服务模式,将原本分散的各类服务设施整合优化。在改造过程中,监督组发现部分功能区域设计不够合理,立即提出整改建议,推动调整空间布局,增设无障碍通道,让服务设施真正方便群众使用。
“食堂食材采购是否规范?”“医疗设备使用是否到位?”社区监察联络员每月都会对各项服务开展日常检查。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建立“社区自查+乡镇检查+县级抽查”三级监督机制,通过查阅台账、实地走访、随机访谈等形式,确保各项服务规范运行、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在监督推动下,老年幸福食堂实行明厨亮灶,定期公示收支情况;医疗服务站与附近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定期开展义诊;老年活动室根据居民需求增设多个兴趣小组;儿童托管班提供课后辅导。一系列暖心举措,让“一老一小”群体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建议增加儿童活动设施种类”“希望食堂能提供更多菜品选择”……在县纪委监委组织的居民座谈会上,群众意见建议被一一记录。通过建立“群众点题—监督推动—整改反馈”的工作闭环,该县纪委监委推动社区不断完善服务细节,先后增设了儿童阅读角、适老化健身区等设施,延长了部分场馆开放时间。
如今的康宁社区,清晨有老人在活动室挥毫泼墨,午间有居民在老年幸福食堂享用可口饭菜,假期有孩子们在托管班写作业、做游戏……这些温馨的日常场景,正是监督护航民生结出的硕果。
“我们将持续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以有力监督推动惠民政策落实落细,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