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暴雨,是城市“排水大考”的试金石。如今的凤庆县保平路,改造后的排水管网如地下“血管”,高效疏导积水,行人步伐从容,但在不久前,这条路还在因山洪漫溢影响了出行。
入汛后,持续强降雨致使保平路旁山体排洪沟不堪重负,汹涌山水漫溢而出,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安全。凤庆县纪委监委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为抓手,立即启动“室组地”联动机制,24小时内将问题反馈至县住建局,并督促成立专项整治小组。通过增设1座雨水井、铺设60米雨水管道,将山洪有序分流至市政管网,既缓解了排洪沟压力,又有效减少了山洪对边坡的冲刷。
近年来,凤庆县纪委监委锚定“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构建“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与“协作区+派驻”协同模式,将监督网络延伸至地下管网建设全链条,将城镇隐藏的“堵点”,转化为幸福生活的“支点”。
“我们坚持质量与进度‘双线督导’,既要确保工程按时完工,更要注重长效治理。”在保平路排洪沟整治过程中,纪检监察干部化身“施工监督员”,从现场勘查、方案论证到工期倒排,全程紧盯资金拨付、材料采购、施工质量等关键环节,确保每一处工程都经得起时间检验。不仅如此,此次整治还触发了全县管网“全面体检”,推动住建部门对县域内排水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实现“整改一处、规范一片”的治理效果。
为确保民生诉求“事事有回应”,县纪委监委搭建起“线上+线下”立体化监督网络。依托信访接待窗口、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结合常态化下沉调研与一线接访,实现群众诉求“一网归集”。所有问题经分类梳理后纳入动态管理台账,实行“红黄绿”三色督办机制,从精准交办、跟踪督办到回访问效,形成全流程闭环。真正做到“群众点单、纪委派单、部门接单”,让群众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服务就在眼前。
“基层监督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凤庆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全链条监督”模式,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关键小事”,综合运用提醒谈话、专项督查、追责问责等手段,推动职能部门主动履职。通过疏通地下“血管”,激活民生“脉搏”,让城市地下管网成为守护群众幸福生活的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