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试种的‘滇禾优918’耐旱又高产,我家2亩旱谷收了1400多斤,比种玉米多赚2000多元!今年政府让咱们自己选品种,我第一个报了名!”镇康县勐捧镇南梳坝村的老王拿着刚领到的免费旱稻种子,对前来走访的纪委监委干部连连称赞。
在镇康,由于水田资源有限,传统水稻种植面临挑战。为破解这一难题,当地积极探索水稻旱种技术,并在去年小范围试种中取得良好成效。今年,将水稻旱种纳入重点推广项目,从品种选择到技术指导再到病虫害防治,全程免费服务,确保农民种得放心、收得满意。在这一过程中,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紧盯关键环节,以有力监督护航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种子好不好,农民最有发言权。”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介绍,在监督推动下,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深入村寨,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最终选定了几个耐旱性强、产量稳定的优质品种,并全程公开种子采购信息,确保公平透明。
为确保农民真正掌握技术,该纪委监委紧盯农业农村部门的培训和服务环节,督促农技人员下沉一线,手把手指导农户。“以前种水稻全靠经验,现在专家到地里教我们怎么覆膜、怎么防虫,连打药的时间都算得准准的,心里踏实多了!”一位正在参加培训的农户感慨道。
在纪委监委的监督下,县农业农村局不仅组织了多场集中培训,还安排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定期到田间巡查,及时解决农户遇到的问题。同时,县纪委监委还加强对培训资金使用和农资产品发放的监督,防止虚报冒领、形式主义等问题,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该县纪委监委延伸监督链条,紧盯旱稻的收购、加工和销售环节,推动相关部门帮助农户对接市场,拓宽销路。此外,还聚焦防灾减灾、惠农补贴发放等关键环节,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确保各项扶持政策真正惠及农户。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监督必须紧跟群众需求,确保好政策落到实处。”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紧盯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以精准监督护航乡村振兴,让更多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