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清风伴茶香 云县监督护航茶产业蓬勃发展
发布日期:2025-04-11 10:21:44    信息来源:云县纪委监委

又到一年春茶采摘季,走进云县漫湾镇白莺山古茶园,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嫩绿的新芽在枝头悄然冒尖,茶农们纷纷抢抓节令,采摘新茶,万亩茶园尽显繁忙景象……

“今年的春茶采摘进度怎么样”“茶叶的销路和价格好吗?”

“今年春茶开采顺利,我们村构建了白莺山村党组织引导、龙头企业牵头、覆盖区域茶叶初制所的“1+1+N”组织体系,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茶技攻关、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困难问题。现在村里的古树茶青全部由初制所加工,生产出的茶叶干品,近80%销往北、上、广等地,深受客户好评。”面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云县莺山无极茶叶庄园负责人查先生介绍道。

云县白莺山茶区总面积5.6万亩,以白莺山村为核心,覆盖漫湾、茂兰、忙怀3个乡(镇)的25个行政村。近年来,该县依托白莺山优越的古茶资源,实行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开发并举,在海拔1800米至2300米的区域,形成了近3万亩的白莺山古茶园。目前,白莺山古茶年产260吨,平均市场价达100元/公斤,茶叶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金叶子”,茶产业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产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保障。云县纪委监委紧扣该县产业发展布局,统筹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聚焦茶农补贴发放、古茶树资源保护、茶企茶叶生产存在困难等关键环节进行派单监督,通过直入茶园看、直面茶农问、直奔茶企听等方式开展“问需式”监督,护航茶产业健康发展。

此前,云县纪委监委在调研走访和监督检查中了解到,白莺山茶分布范围广,存在茶叶管理粗放、茶叶产业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弱的短板。

得知这一情况后,漫湾镇党委及时研究制定《白莺山村党员挂企业挂农户帮扶制度》,将白莺山村经营茶叶初制所的党员户,纳入网格管理,通过创建示范茶园、党员示范户的方式帮扶55户茶叶初制所,推动优质原料基地向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聚集,推进茶叶精深加工。  

同时,漫湾镇纪委统筹发挥好村级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民情信息员“贴身”监督优势,压实党员挂牌帮扶责任,对茶农在基地规划、茶园管理、鲜叶采摘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确保茶叶品质,既保障“村、企、民”三方利益,又促进古茶树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在监督助力下,当地党委、政府立足村企共建、以茶融旅,携手本土知名企业协同构建村企联动、工作联通、理论联学、阵地联享四大联动板块,共同投资建成“乡村振兴实践基地”1个、红色车间1个、党建文化室1间、特色民宿6间,为白莺山村每年带来村集体经济收益30余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增收5000元以上,成为该县以茶文旅产业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典范。

为进一步助力茶产业长足发展,该县纪委监委对监督检查发现的茶产业发展困难问题和风险隐患,通过谈话提醒、工作提示、督促跟进等方式推动解决,并对产业项目推进中履职不到位、把关不严、督办后整改不力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用严的纪律和实的作风保障乡村产业振兴。

“茶产业一头连着茶农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产业大局。”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盯茶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持续发挥好靠前监督优势,着力推动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具体困难,守护好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让茶香廉韵伴随茶产业蓬勃发展。(杨娟  阮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