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乡镇村级账务存在帐实不符、虚列做账、入账不及时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乡党委对全乡村级财务进行自检自查,建立完善相应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近日,镇康县纪委监委向该县某乡镇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这是该县纪委监委通过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相关单位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推动问题整改落实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镇康县纪委监委将纪检监察建议书作为做实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的有效利器,紧盯从审查调查、监督检查、巡视巡察反馈、信访举报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对其中暴露出来的制度漏洞、管理薄弱点、岗位风险点等方面提出纪检监察建议,做到既找“症结”又开“药方”,推动相关责任单位建立完善制度机制,堵塞监管漏洞。
为确保发出一份纪检监察建议书,就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批制度,该县纪委监委在为被建议单位“量体定制”建议书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整改要求、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以清单式的方式将问题“刨根问底”,推动标本兼治,祛除病根。
“纪检监察建议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本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我们将研究制定有效整改措施,立行立改,举一反三,杜绝类似问题再发生。”有关单位负责人在收到纪检监察建议书后表示。
为防止纪检监察建议书“一发了之”成为“抽屉文件”,该县纪委监委采取“谁制发、谁负责、共监督”的工作机制,指定专人负责跟踪被建议单位整改落实过程,并不定期开展回访。同时,把纪检监察建议书整改情况纳入巡察、党风廉政考核范围,避免整改“挂空挡”“走过场”“打折扣”,确保纪检监察建议落地有声。2022年,共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10份,提出整改意见20条,督促整改问题16个,推动建章立制3个。
“我们将把推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完善制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发挥纪检监察建议书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特点,持续在整改落实、跟踪问效上下功夫,助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地落实。”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