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职责定位,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重点查处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基层党员干部在农村“三资”管理、惠农资金、土地征收、乡村振兴等工作中截留、挪用、贪污、侵占等腐败问题精准开展专项整治,以实际行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着力延伸触角,凝聚基层监督合力。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室组地”联合监督、“乡镇纪委+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民情信息员+监察联络员”等基层监督网格化运行机制,收集问题信息1586条,解决群众诉求1163个。盯住基层干部权力运行、农村集体“三资”、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等关键部位,打造永和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工作示范点,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0件40人。上线推广运行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引导群众了解监督、主动参与监督。目前,平台公示信息1504条,访问量达118351万人次,收到并办结有效投诉8件,群众满意度100%。
严惩蝇贪蚁腐,保驾护航乡村振兴。将监督执纪执法贯穿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过程各环节,以“小切口”铲除影响上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绊脚石”,深入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7个“烂尾楼”整治项目中,交房办证5个、开工复工2个。监督推动2021年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指出沧源的4个具体问题以及省纪委省监委调研督导指出的12个问题的整改。2022年,查处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02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3人次,处分11人。
常态“打伞破网”,持续充盈新风正气。把握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化特征,聚合“打伞破网”力量,巩固拓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督促公检法司等12家责任单位整改问题10个,对县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115个线索进行梳理排查,确保有腐必反、除恶务尽。针对省纪委省监委纪检监察建议书反馈的边境治理存在问题,推动细化22项任务清单及措施,盘点销号9个问题,健全制度6个。处置涉政法干部问题线索12个,处分6人。县监委依法按程序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工作。
“我们主动下沉一线,把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一线,聚焦基层腐败和作风问题,以有力监督守护民生福祉,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沧源自治县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介绍。(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