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人畜饮水维修工程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都写得清清楚楚呢。”近日,凤庆县三岔河镇棉花林村村民李大姐看着村务公开栏上的公开事项竖起了大拇指,为它的及时公开、清晰明了点赞。
棉花林村将群众最关心、最容易滋生腐败的事项“晒”出来是凤庆县纪委监委全力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一个缩影。在“清廉村居”建设中,凤庆县紧盯基层小微权力运行这个重点,不断健全完善“微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把规范权力运行向基层做实,涵养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凤庆县纪委监委聚焦“微权力”监督薄弱环节,从工程项目、资金管理、资产资源处置、人员管理、保障救助等七大方面梳理出“小微权力清单”27项,同时明确每项“小微权力”的行使主体、程序步骤,做到流程图上墙公示,让干部群众充分掌握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强化社会监督。
在此基础上,各村(社区)根据信访举报、巡察反馈、审计监督、案件查处等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制定负面清单,划出不能触碰的红线。
清单有了,但村民怎样才能更顺畅地参与到监督中来?针对这一问题,凤庆县纪委监委按照“一村一群、一户一人、五员(挂联领导、各乡镇纪委书记、驻村干部、村干部、帮扶队员)入群”的要求,建立监督服务微信群,突破村民参与时间和空间限制,打破信息获取不对等矛盾,打造指尖上的高效监督平台,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
同时深化运用“室组地”协调联动机制,坚持将“上对下监督”的组织优势和“面对面监督”的距离优势有机结合,对村级财务、村干部履职、民主决策、工程项目、集体“三资”管理等事项进行全方位监督,打破基层“熟人壁垒”,推动把真管真治、严管严治的力度传导到基层末梢。
“我们将持续聚焦厘清权力边界、规范运行流程、创新监督方式、涵养廉洁乡风等关键环节,不断探寻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新路径,真正把村级‘小微权力’装进笼子里、晒在阳光下,打造权力运行公开透明、‘三资’监管规范有序、村风民风家风淳正向善的‘清廉村居’。”凤庆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史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