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耿马:“五个抓实”深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发布日期:2022-03-30 17:49:22    信息来源:耿马

2021年以来,耿马自治县纪委监委聚焦民生关注“小切口”,用好监督执纪、正风反腐“杀手锏”,以“五个抓实”坚决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怨”的问题。

抓实组织领导这个关键,着力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坚持把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专项监督作为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措施、调研分析问题。按照牵头整治、直查直办整治、督促整治3类,确定12项整治项目,同步明确了每个项目的整治内容、牵头部室及配合单位,进一步细化、量化措施,切实加强对整治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会同县政府分管领导到一线进行实地监督,并根据监督情况适时对工作进行跟踪问效,作出指示批示,确保整治工作统筹谋划到位、组织领导有力、工作推进有序。2021年以来,共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4次。

抓实群众满意这个目标,着力推动问题解决。通过接访、下访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纪委监委信访部门监督‘前哨窗口’作用,畅通党员群众‘网、电、信、访’渠道,引导群众按照信访举报的必须要素阐明举报人(或单位)相关违纪违法行为并对反映内容进一步进行整理,按流程审批、流转。2021年以来,共下访6人次,接访群众97人,走访群众20余户,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121件,其中检举控告类问题9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0人,问责、批评教育、谈话提醒等11人。

抓实直查直办这个利器,着力回应群众关切。聚焦整治重点,突出政治监督,做实专项监督,成立了4个专项纪律检查组,对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造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大力培育本土特色产业、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等重点任务,对标《耿马自治县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清单》完成情况进行包片监督,督促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职尽责抓实各项工作。聚焦“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监督难的痛点问题,充分发挥92个村(社区)276名村务监督委员和1627名民情信息收集员作用,利用网格管理员、干部职工管理包保城区居民和经营主体等防疫机制,着力构建网格管理员、包保干部职工为信息收集“神经末梢”,村务监督委员和民情信息收集员为监督“直接触角”,乡(镇、农场)纪(工)委为“中转枝干”,县纪委监委为“中枢大脑”的立体化监督体系,进一步消除监督工作“观察盲区”,形成了长效基层监督机制。

抓实从严惩处这个导向,着力保持震慑效应。通过资源整合,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监督检查与疫情防控、爱国卫生等重点工作的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实际专项监督与多项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抓实监督工作,同时深化运用“1+1+1”监督执纪执法联动监督模式,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协调衔接进一步发挥各层级纪检力量,确保各项监督到位,有效防止部门不作为、乱作为。对巡察、督察、专项审计、财政检查、专项检查、信访举报等工作中发现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进行严肃查处,形成了强而有力的震慑作用,切实推动相关责任落实坠底。2021年以来,全县共处置涉及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1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批评教育18人、问责1人。

抓实制度建设这个根本,着力形成常态长效。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制发《耿马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关于开展廉洁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制度,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纳入县纪委全会重要内容。为着力破解基层监督“真空地带”,防止权力“出轨”,切实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研发“领导干部涉权事项公开监督平台”,用“互联网+监督”管住“微权力”,用“大数据”严防“微腐败”,为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平台上线以来共受理群众举报信息65条,处置预警信息4531条,问责以上处理11人,追回资金34余万元。(李贵华 张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