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上设立了集体‘三资’管理公开栏,项目、资金还有其他的一些重大事项都可以在上面看得一清二楚,有什么问题也不用一直找相关负责人询问,很多‘糊涂账’都变成了‘明白账’……”临翔区圈内乡一名村民感叹地说。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三资”监管,找准监管的“症结”,临翔区纪委区监委在全域推进“清廉村居(社区)”建设中,全面梳理各乡(镇、街道)“三资”运行情况,厘清监管过程中的重点环节,联合多部门适时对村干部,特别是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指导培训,着力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在强化日常监督的同时,紧盯民生实事,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采取明察暗访、专项检查、入户调查等方式对集体“三资”公开工作开展监督,进一步压实乡党委、村两委主体责任,乡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责任。
围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过程中的监管薄弱环节,易发多发问题,依托各乡(镇、街道)纪(工)委通过实地走访的形式常态化了解村(社区)“三公开”情况,强化对“小微权力”的监督制约力度。
“我们下大力对乡辖11个行政村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针对存在问题,以方案明确责任、定政策强监管、重问效追整改等方式,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长效机制。”圈内乡工作人员介绍。
圈内乡为从源头上扎紧村集体“钱袋子”,制定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集体所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全面清查,并针对清查中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切实加强集体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运用效益。
为落地落实农村“三资”监管,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南美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村“两委”负责人、各站所负责人为组员的“三资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坚决防止和纠正不公开、假公开、不及时公开等问题。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临翔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针对性开展村(社区)、组干部的廉政教育,以集中学习党纪法规、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强化思想洗礼,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王倩、赵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