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耿马:运用“互联网+”平台 助推基层监督提速增效
发布日期:2021-11-18 18:58:15    信息来源:耿马

“打开手机上的监督平台小程序,谁家吃低保看得一清二楚,违规享受低保迟早会现形,与其日后发现被处理,不如现在照章办事。”耿马自治县勐撒镇城子村一村民找到村干部,打算通过亲戚关系请其帮忙办理低保,不料反被村干部做思想工作。

村干部口中的“监督平台小程序”就是耿马自治县领导干部涉权事项公开监督平台。今年以来,耿马自治县纪委监委遵循问题导向,坚持务实精准、便捷管用原则,深化运用集公示、查询、举报、比对、预警于一体的领导干部涉权事项公开监督平台,运用大数据管住“微权力”、严防“微腐败”,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

智能查询 惠民资金监督管理“一体推进”

依托领导干部涉权事项公开监督平台,该县纪委监委推动26个职能部门将惠民资金、政策法规等59项47.5万条涉权事项及时“晒”在网上,并动态管理、实时更新信息数据,实现惠民资金发放全方位、多渠道公开,群众可以在网站、微信小程序、手机APP上输入个人姓名或者身份证号码,精确查询自己或他人享受到的资金信息,也可以查询享受政策的条件依据。

“平台的推广使用,使信息公开内容更真实、范围更广泛,群众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将‘微权力’的行使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让阳光成为洒遍田间地头的保鲜剂,让公开成为慎欲慎权的防腐剂,切实打通惠民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勐永镇芒来村,茶余饭后总有群众聚集在村务公开栏前查看领导干部涉权事项公开信息。村民张扎记边看公开信息边说:“以前我总以为村干部在办理低保时多少都会藏点私心,现在才知道误会了他们。”

预警分析 “微权力”规范运行“一屏掌控”

住着小平房开着小轿车却还领取低保、去世之人仍在领取惠民补助、惠民项目资金躺在银行账户里“睡大觉”……通过应用领导干部涉权事项公开监督平台,一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浮出水面。

该县纪委监委依托领导干部涉权事项公开监督平台,建立公职人员及亲属关系数据库,将全县所有行使公权力人员全部纳入,同步将散落在各职能部门的惠民资金、车辆信息、房产信息等汇集形成数据库,自动分析比对,一旦出现异常数据及疑似不符合享受惠民政策情况,系统将自动发出预警信息,把排查问题线索“人工活”变成了“智能活”,便于找出问题背后的关联和规律,精准发力、对症下药,化解廉政风险。

“平台为民政系统依法履职,依规用权,确保民生资金公开公平公正、落准落实,安装了‘电子眼’,撑起了‘保护伞’,每一条预警,就是对民政工作的一次亮牌,也是对民政干部的一次保护,更是对困难群众的一次守护。”县民政局副局长刀海英说。

即时办结 干部群众监督举报“一键智达”

“平台在查询页面醒目位置链接‘12388’信访举报系统,方便群众反映问题,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在收到群众的投诉后,我们会实时跟进办理情况,督促及时办结,保障群众的诉求尽快解决。”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介绍。

平台管理人员登入系统,一条举报预警信息映入眼帘:“贺派乡芒抗村用于种植菠萝的产业互助资金,长期滞留在账户中。”经调查,这笔20万元产业发展互助资金,早已拨入贺派乡芒抗社区芒弄菠萝种植专业合作社账户,计划用于扶持菠萝种植,但由于连片种植的地块没有落实,这笔资金一直滞留在合作社账户中长达3年时间。2020年4月,县纪委对贺派乡芒抗社区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并督促项目实施,赢得群众一片称赞。

平台上线以来,县纪委监委积极指导各乡(镇)推广平台应用,通过张贴宣传资料、发放宣传手册等,不断扩大宣传面。如今,村民只要打开监督平台,轻松点击就能快速反映问题、查询村务信息、参与“微权力”监督,真正实现了监督举报“一键智达”,真正给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目前,通过平台受理群众举报信息65条,处置预警信息4531条,问责以上处理11人、追回资金34余万元。(刘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