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们在今后的工作,克服工作懒散、粗心大意的毛病,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通过此次谈话,给我们班子成员敲响了警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这是耿马自治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司法局纪检监察组精准运用“第一种形态”约谈所监管部门的一幕。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把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作为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监督管理的重要抓手,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紧盯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人员,充分发挥派驻机构“驻”的优势,把主动约谈、提醒谈话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真正把严格监督执纪与关心关爱干部结合起来。通过约谈一把手,压紧压实“一岗双责”,督促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管好管住身边人。
“‘四种形态’中的‘第一种形态’是监督执纪的基础工作,把这个环节做实,以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该县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介绍,该县以日常监督为抓手,立足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在日常监督管理、专项监督检查、信访举报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通过谈话函询、批评教育、限期整改等方式开展教育提醒,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不断做实监督、增强实效。
在运用好“第一种形态”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加强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和监督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耿马自治县纪委监委网站、“清风耿马”微信公众号发布反腐倡廉信息,在干部任前谈话时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提醒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强化纪法意识。据悉,今年以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91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占比60.4%。
“惩治不是目的,教育和保护党员干部才是根本。”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该县将长期坚持严的主基调,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精准把握运用“第一种形态”,筑牢第一道防线。(奎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