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警示教育
凤庆:莫让自己成为警示教育的“片中人”
发布日期:2021-12-26 20:56:16    信息来源:凤庆

     “悔死了,悔死了”

      “忘记了初心,失了本心,愧对于党,愧对于心”

     “自以为天衣无缝,实则掩耳盗铃”......  

      ——这些痛彻心扉的悔悟,是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警示教育日”当日,与同事一起参观凤庆县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基地时播放的部分被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忏悔,字字句句都如同重锤,撞击心灵、震撼灵魂。

        “片中人”也曾是“看片人”,“片外人”看“片中人”是为了不使自己成为“片中人”。如何使“看片人”不成为“片中人”?这既是警示之问,也是认识之问,更让我陷入了沉思。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但是,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对警示教育并不走心,有的把典型案例当“戏”看,没有把案例中的“病灶”当做镜子对照检查;有的把典型案例当“热闹”看,当作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笑料;有的做典型案例的“旁观者”,麻木不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如此没有“代入感”的警示教育,是要不得的,是会“栽跟头”、“铸大错”的。倘若“读忏悔录不收敛”,“看警示教育不警醒”,甘做警示教育的“看客”,那么今天的“看客”也可能就是明天的“案中人”“片中人”。    

      回望来路,自己加入纪检监察队伍已3年。在这3年中,我采访过落马党员干部,写过一些案例剖析,整理过一些忏悔录,深深体悟到他们不揽镜自照、不以案为鉴后那份迟来的忏悔。家人蒙羞、妻离子散、身败名裂……这些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的警示给我带来强烈的内心冲击。

       殷鉴不远,理当谨记。“警示教育不是虚构的剧本,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标本,沉痛的教训,对待警示教育要走心,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善于揽镜自照,见鉴自省......”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冯志礼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警示教育日”活动上的讲话仍回响在耳边。是的,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没有天生的免疫力,纪委监委也不是天然的“保险箱,作为执纪执法者,就更要拿案例当“镜子”,强化自我约束、自我净化,把监督执纪问责的探照灯照向自己,不触碰纪法红线,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己不正,焉能正人?全面从严治党,纪委监委首先要把自己摆进去,纪检监察干部首先要把自己摆进去,以案为鉴,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以自身正立威立信。如此,才能真正成为党的忠诚卫士,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史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