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勤廉风采
不忘初心 倾心帮扶——我的脱贫攻坚故事
发布日期:2020-10-26 10:26:08    信息来源:云县

“杨组长来啦,快到家里坐坐吧。”正出门干活的李廷华路上遇见我,就热情的迎了上来。

自脱贫攻坚“挂包帮”工作开展以来,我于2015年9月23日开始先后与后箐乡忙弄村共田村民小组鲁文忠、忙亚村村民小村组李廷华结为了“对子”,成了“亲戚”。从此与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2户的大小事情在我心里明镜似的清清楚楚。不知不觉过了5年多,他们的生活都有了很大变化,逐步走向小康幸福生活。回想过去,与挂钩户相处的时光像电影片段般一幕幕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入户,心与心交流

“杨组长,你工作那么忙还大老远赶来看望我们,实在是过意不去啊!”挂钩户鲁文忠感激的说到。我认定只有实实地地的到挂钩户家,才能切实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困难,才能真正帮他们脱贫。五年来,我先后12次深入到挂钩的2户人家,在火塘边、田头地角,时时能看到我与鲁文忠、李廷华及家人促膝交谈的身影。通过多次走访,掌握了所挂钩的2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其中鲁文忠家共有3口人,鲁文忠夫妇年近60岁,有一儿子在本乡务工,有一幢80平方米的危房,致贫原因主要是年老体弱多病,产业发展滞后……

“老鲁,饭吃了没,在做什么啊?”“老李,你家养的2头牛今年可以出栏了吗?”在入户调查的前提下,我还经常与鲁文忠、李廷华电话交流,详细了解了挂钩户的产业发展情况,并为他们的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在李廷华提出想要养两头牛时,我积极跟相关部门协调帮助他贷款5万元。同时,我与乡、村干部一起为鲁文忠、李廷华2户制定出了切合实际、针对性强的脱贫计划,为他们脱贫指明了方向。

施策,产业促脱贫

“今年我家种植玉米7亩,收入达3920元;种植水稻4亩,收入达3200元;另外还种了花生;养着4头牛、5头猪、黑山羊16只,出栏的话又会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了……”在自家院子里,鲁文忠认真的给我们算起了“经济账”,脸上洋溢着对幸福生活充满信心的笑容。“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通过全面了解鲁文忠户、李廷华户情况后,我竭尽全力通过政策帮扶、思想帮扶、走访慰问等形式开展了扶贫脱困工作,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打消他们等、靠、要思想,积极帮助协调建房补助资金及产业发展循环资金,指导他们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让他们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还记得刚到忙弄村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当时正值雨季,忙弄村到共田村的路段坍塌,共田村民小组4户建档立卡户的建房材料无法运送,这样下去将不能按计划完成建房。“房子是关乎老百姓生活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绝不能因为客观条件拖老百姓盖房子的后腿。”我和一起在雨中查看路况的村干部和村民说道。大家一起商量,立马组织人手进行路段清理。

“杨组长,这个路单凭人工清理是无法完成的,还是需要机械操作,刚才问了开挖机修路的价格,除了村上现有的经费,还差1000元,怎么办?”“不够的1000元我补上,让百姓早些入住才最重要!”我立马决定。

不一会,挖机到位了,群众都自发的带着锄头铁铲一起清理路段,道路通了,拉运建材料子的车子又像往常一样载着“希望”驶向村口。

实干,帮群众之所需

“太感谢杨同志了!我们一家人空闲时候又能看会电视了。”听着李廷华发自内心的感谢话,我能感受我的一个小举动带给他的惊喜和感激之情。

在一次走访中,我无意中听到李廷华提到电视机好像坏了。在农村,精神文化活动匮乏,电视机就是联通外面世界的桥梁,能丰富他们的文化精神。想到这,我抽空到商场买了一台电视机,托人带给李廷华,就有了刚才打电话致谢的那一幕。

“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在知道鲁文忠户需进城安置却不知道要做些什么而苦恼无助时,我打通了他的电话,带着他到有关单位咨询、看房源、讲透进城安置的补助政策,当一切事务办理妥当后,鲁文忠眼里闪着泪花,颤抖的说到:“这回没有你帮忙,我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前不久你还帮忙协调为我家配置了节柴灶和太阳能。你就像亲人一样照顾我们,真不知道怎样报答你。”

在鲁文忠、李廷华心里,我已经是他们的家人了,这让我很欣慰。每逢佳节倍思“亲”,到了中秋节、国庆节,我都会不辞辛苦深入到鲁文忠家、李廷华家开展慰问活动,给他们带去温暖,激励他们战胜困难,立志脱贫。

在情系挂钩户的同时,我对忙亚村会议室桌椅陈旧、数量少,开会人员站着开会这一情况也放在了心上。“为什么不添置一些新桌椅,别的村都有能容纳近百人的会议桌椅,而你们村三十多个人都坐不下?”得知村办公经费紧张,仅有的钱得先用在服务产业发展上,我首先想到学校会不会有闲置的桌椅。通过积极的沟通协调,涌宝中学把8张阅览桌,50个椅子捐赠给了忙亚村,从此没有人不会因为桌椅不够而站着开会了。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国家公务员,无论身份和职务如何变化,我对农村一直有着深深的感情和眷恋,正是源于这份初心,我对挂钩户就这样默默付出着、帮助着,和他们一起走过“党恩照亮幸福路”的希望之旅。(杨宝荣)